2017年02月17日 来源: 作者:邱烜 关妮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孙健工作照。(关妮纳供图)

  孙健工作照。(关妮纳供图)

  桑树上长出的千亿元产业

  2014年夏天,有两位西装革履的人来到广西农业科学院,径直到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找所长孙健。到了孙健的办公室,却不客套不寒喧,只往孙健的办公桌上摆出他们带来的安徽、广东等省研发的桑果酒、果干和果汁,叫孙健品尝。

  待孙健将他们带来的产品逐一尝了个遍,并从色泽、口感再到包装一一说出了特点和不足后,来人才说他们是广西田园生化有限公司的,其中一位叫杨正帆的董事长助理说出了他们此行的来意。

  杨正帆说,他们的企业之前主要是生产肥料和农药的,现在很看好广西的蚕桑产业,所以想建一个工厂专门生产桑果酒,并致力于把桑果酒打造成中国果酒中的国酒。

  东桑西移之后,广西成了最大的蚕桑种植基地,但是桑叶、桑枝、桑皮、桑果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而孙健知道,如果把桑树从果到叶再到枝都进行深加工,就可以延伸出一条很长的蚕桑产业链。所以多年来,孙健一直在思考该如何努力综合利用桑树做大做强广西的蚕桑产业。他和他的团队研发出利用现代技术工艺生产的桑果水牛奶酸乳、桑果酒、桑果饮料、桑果膏、桑果粉、桑果渣膳食纤维饼、桑果咀嚼片、桑果渣生物饲料等一系列科研成果,为传承中国几千年的蚕桑产业文化而不懈努力。

  杨正帆就是慕名而来的。通过交谈,孙健与杨正帆达成了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共同致力于桑产品的研发生产和加工桑文化的宣传推广。只用了半年时间,孙健和他的团队就为广西田园生化有限公司量身定做了一个全新的企业——广西颐生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称“颐生园公司”)。

  孙健不仅把成套的技术包括果酒酿造技术、果汁饮料制备技术、桑果干制技术、发酵饮品制备技术等转让给了广西田园生化有限公司,还从厂房选址规划、设备选型、生产流水线设计、生产资质申请、技术人员培训等对他们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颐生园公司技术人员杨丹娇说:“孙健经常亲临生产一线指导,为产品质量保驾护航。”

  所以,颐生园公司生产与研发的桑果酒、桑果汁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第六届广西发明展上,贵港市民陈志刚先生品尝产品后真情地说:“这是最好的桑果酒但不是最贵的,一流质量、专业的技术,给你点赞。” 2015年,颐生园公司的桑果酒被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电子商务峰会指定用酒,2016年入选广西30大名优特产品核心品牌,5月27日,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外交部蓝厅向全世界推介颐生园桑果酒。颐生园桑果酒以其独特风格和优良品质,行销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公司利润连年翻倍。去年,广西颐生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产值就达到1000万元。颐生园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正帆多次表示,广西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就是我们公司的研发部,没有孙健所长及其团队的辛勤付出,就没有今天公司取得的成就。

  而孙健和他的团队也决心一如既往地支持广西田园生化有限公司,让广西的桑树长出千亿元产业。

孙健在房里。(关妮纳供图)

  只因有你便不同

  拼得十年寒窗苦,只为苍生问农桑。

  孙健从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研究将近十年了。

  2008年7月,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毕业后,孙健到广西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工作,第二年担纲组建农产品加工所并任常务副所长。

  团队组建之初,没有办公场地,没有实验室,也没有科研人员,仅有的8个人都是从别的单位拼凑过来的,这对于一个刚出校门不久的书生来说,确实是一种挑战。

  为了实现自己的科研理想,孙健用仅有的13万元建所经费,艰难地“支搭台子”。

  当时他看到,广西的农产品面临着很多困惑:一二三线产业融合不够,一味着力于生产,而不注重加工和物流。农产品加工企业小而散,除了制糖等几个传统产业加工规模较大外,很多农产品资源加工利用不足,产后损失率大大超过国家平均水平。

  他把农产品采后减损与加工利用研究作为努力的方向,而且立志研究工作一定要跟上国内国际的领先水平。于是以“顶天立地”四个字铸塑加工所的科研精神。

  所谓“顶天”,就是科研成果要达到现阶段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所谓“立地”,就是科研成果要“种”到基层,在产业中实现转化,从而更好地为农民和企业服务,最终实现产值和效益,真真正正为社会作贡献。

  他重点建设了农产品加工实验室,建立了果蔬发酵加工中试生产线、薯芋加工中试生产线,建设广西果蔬贮藏加工新技术重点实验室,系统地开展针对果汁、果酒、果醋、果脯、脆片、果粉、果奶加工等的品种加工特性研究,确定加工各适宜种,构建品种加工特性数据库;开展加工产品品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利用霉变褐变抑制、生物复合酶酶解等技术,筛选适于亚热带水果加工业生产要求的技术条件与工艺,进一步将品质控制关键技术应用于亚热带水果产品加工。

  很快,他们就开发了3套香蕉、桑椹、杨梅产地减损采运装备,以及1套集供冷与供热于一体的节能型太阳能—热泵水果联合干燥设备,获得了5件国家专利授权。

  他们系统研究果汁、果酒、果醋等功能饮品非热加工、低温微氧连续发酵等现代加工技术;利用低温干燥、微波膨化、喷雾干燥等技术结合品质控制技术开发高档水果脆片、果脯、果粉等具有不同风味及保健功能的健康休闲食品;研究果奶发酵工艺,重点筛选适合原浆发酵的乳酸菌品种,建立优化的果奶发酵、产品稳定化检测、风味调配工艺。

  2014年,,孙健华南理工大学博士后出站,同年,以“广西当时唯一”跻身2014年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行列。

  随后,他带领他的科研团队依托国家“万人计划”人才团队等平台,通过国家和自治区重大项目锻炼,鼓励青年科技人员主持科研项目,引进和培养博士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鼓励和支持年青科技人员在职攻读学位、出国或到国内相关单位进修,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多种渠道提升能力和培养人才。锻造了一支以中青年学科骨干为主力,年富力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国家特殊支持、能走向世界的广西农产品生物物流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的创新团队。团队也由2009年建所之初的不足10人发展到28人,科研合同经费由13万元增加到1000多万元,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同时,他与他的团队努力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试验示范基地,实现科研机构与地方企业之间的共同发展,并与与广西百色市、钦州市、桂林市等地共建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转化平台,建立了果蔬贮藏加工核心示范基地25个,示范推广企业38家, 并建立了一支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人才队伍,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成果转化产品亚热带果酒经企业运营已远销古巴、意大利、柬埔寨、台湾,受到消费者好评。广西石埠乳业技术负责人郑博强对孙键说“强大科研的力量,为我们打开了国门。因为有你孙健和你的团队的辛勤付出,我们的产品才能远销国外。”

  古诗云:“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而寻常的一样农产品和农产品的副产物,经过科学加工利用后,就可以很好地提高附加值,取得意想不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孙健,每次见到他,便让人油然想起那一句:“只因有你才不同。”

孙健在工作中。(关妮纳供图)

  孙健在工作中。(关妮纳供图)

孙健在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关妮纳供图)

  孙健在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关妮纳供图)

  心中为念农桑好

  经世致用,是孙健一直秉持的信念。

  作为一介书生,虽然身无半亩,但他却心念农桑,一直执念于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研究,并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的科技创新成果。他和他的团队系统研究的广西特色农产品采后褐变衰老生物学机理与生物保鲜物流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制定的荔枝、龙眼、香蕉、芒果、火龙果、百香果、柑橘等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与保鲜物流技术规程等11项地方标准,不仅结束了广西大宗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无标准可循的局面,而且还在近三年新增产值1.53亿元。

  广西盛产荔枝,但广西荔枝采后商品化处理一直无标准可循,针对这一现状,孙健的团队苦心孤诣地研发了1套荔枝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编制并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广西地方标准《广西荔枝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DB 45/T 859-2012),规范了荔枝采摘、采后分选、分级、包装、预冷、贮藏、运输、销售的条件及技术操作。还在广西平南县三桂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了一个年处理荔枝1800吨能力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在桂平、钦州等地区广泛向果农推广后,果农的经济收入得到了明显的增加。

  对事业的热爱,对科研的执著,也成就了孙键的出类拔萃,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处副处长陈赶林说“孙健身上有“五最”:农科院最年轻的所长,最年轻的研究员,最年轻的八桂学者,广西最早入选“万人计划”专家,农科院发表SCI文章最多的优秀工作者,每一最都令人十分赞赏,都值得学习。”

  在2016年11月2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孙健说:“广西在粮食、果蔬等农作物原料基地建设方面已有了较好的基础,是否考虑在此基础上重点推动稻谷产地初加工、传统加工技术开发与装备创新,进一步建设果蔬制汁制罐及副产物高效化加工产业带,进一步发展糖料优质原料基地及加工产业带。拓展“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的融合模式做大休闲农业。考虑适时打造建设一批集专用加工品种、原料基地、科技研发、加工转化、现化物流、便捷营销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园区。”他的发言,道出了一个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和情怀。(邱烜 关妮纳)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