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6日 来源:本网综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40608155315401.jpg

  任正德,男,汉族,1965年11月出生,1988年6月参加工作,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省委党校研究生学历。

  现任青海省玛多县委书记。

  个人履历

  1988年参加工作,先后任海北州委党校办公室副主任,海北州直属党委组织员,海北州委党校办公室主任,海北州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海北州目标考核办公室副主任,海北州委组织部副部长等职务。

  2010年5月后,任中共门源县委副书记、中共门源县委副书记(正县级)、政法委书记。

  2012年8月,任中共玛多县委书记。

  青海省果洛州玛多县简介: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1] ,隶属果洛藏族自治州,是果洛藏族自治州下辖县。

  玛多县,它北与海西蒙古族自治州都兰县接壤,东与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和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相毗邻,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和四川省石渠县接壤,西靠玉树藏族自治县曲麻莱县,西南与玉树藏族自治州相连,南北宽207公里,东西长约228公里,全县总面积2525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4℃,属高寒草原气候。鄂陵湖、扎陵湖、冬格措纳湖、星宿海、黄河等汇成了丰富的水利资源,地下蕴藏着可观的矿藏资源等待开发。

  玛多县是全省海拔最高县,全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自然条件十分恶劣,高寒缺氧,环境严酷,年均气温-4℃,全年无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两季之别,是国内人类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地区之一。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腹地,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态功能平衡区。区位特征十分突出,毗邻著名高原旅游圣地玉树,北依青海省新型工业基地海西州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交通便利,214国道横贯县境,西宁至玉树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西部大通道建设在即,将是进藏入疆出川的重要交通枢纽。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此,境内河流密集、湖泊众多,全县共有大小湖泊4077个,素有“黄河之源”、“千湖之县”、“中华水塔”的美誉。其中,闻名遐迩的扎陵湖、鄂陵湖两“姊妹湖”,于2005年被联合国《湿地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县域资源丰富,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藏野驴、石羊、黑颈鹤等50余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有120余种,是高原生态环境科考的圣地。2011年,黄河源水利风景区荣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即将建设,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的潜力巨大。境内有金、煤、盐等10余种矿产资源,有机牛羊肉是高原天然无公害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

  玛多是中国格萨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据传,格萨尔12岁在境内赛马称王,并迎娶当地贵族嘉洛之女珠姆为妃,留下了诸多美妙的传说,现今格萨尔赛马称王等历史遗迹依稀可见。吐蕃松赞干布在鄂陵湖畔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得名“迎亲滩”,留下了汉藏和亲、民族团结的千古美谈。全县民族宗教文化历史底蕴深厚,藏传佛教广为盛传。

  80年代初,玛多县畜牧业经济繁荣,全县牧民人均纯收入居全国之首。21世纪初,随着国家“三江源”生态战略的实施,585户2334名河源儿女积极响应国家“保护生态、减人减畜、退牧还草”的号召,主动迁出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园,维护了母亲河源头的生态平衡,为黄河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牺牲,现已成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玛多县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着力培育高原生态畜牧业、高原生态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积极推进跨越发展、绿色发展、统筹发展、和谐发展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快速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县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是青海藏区最稳定的县。

  玛多县截止2013年底实现农牧业总产值6130.65万元,同比增长6.76% ;实现农牧业增加值5059.7万元,同比增长6.77%。其中:畜牧业总产值5840.65万元,同比增长6.8%;畜牧业增加值4885.7万元,同比增长6.8%。畜牧业增加值占GDP总产值的比重27.14%,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