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10日 来源:本网综合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xin_3830708161133734121014.jpg

  张永宁,男,福建晋江人,1967年10月生,中共党员,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大学学历。

  现任福建省石狮市委书记。

  个人履历

  1985.09——1989.08,福建师范大学物理系学生

  1989.08——1991.10,晋江县养正中学教师

  1991.10——1996.08,晋江县(市)委组织部科员

  1996.08——1996.12,晋江市委组织部党群机关干部管理科科长

  1996.12——1997.10,晋江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党群机关干部管理科科长

  1997.10——2000.01,晋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2000.01——2004.01,晋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委办主任

  2004.01——2006.10,晋江市政府副市长

  2006.10——2006.12,晋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晋江市政府副市长

  2006.12——2009.08,晋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9.08——2010.02,泉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室务会议成员

  2010.02——2010.03,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

  2010.03——2011.06,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2011.06——,中共石狮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简介:

  石狮市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置市,1988年9月中共石狮市委、石狮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石狮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福建综合改革试验区、著名侨乡,位于环泉州湾核心区南端,市域三面环海,北临泉州湾,南临深沪湾,东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西与晋江市接壤,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全市陆域面积16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4公里,是陆域边界线的2.3倍,行政管辖的毗邻海域面积968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31.7万,外来人口保持40万左右,现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102个村25个社区。建市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石狮历届市委、市政府带领海内外石狮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石狮独特的区位、产业、港口、市场、侨台、人文优势,推动石狮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638.3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60.4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7亿元,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21位、保持全省第2位;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率、人均汽车保有量、城乡低保标准、新农保标准、新农合标准等指标居全省县市第一。先后荣膺中国十大活力县级城市、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休闲面料商贸名城、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国家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首批新农村建设特色县市、全国科普示范市,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知识产权强市等,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跻身全国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第25位、全省首位,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市技术评估,成为海西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热土之一。

  ——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以服装闻名于世,荣获首批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全国服装产业十大示范集群称号。经过20多年精心培育,已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涵盖纺织原料、纺纱织布、漂染整理、成衣加工、辅料生产、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各个领域。石狮及周边泉州、晋江等区域组成的泛石狮服装板块,拥有纺织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1000多亿元,是我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之一。石狮服装50%出口,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都在石狮进行原料采购、定单生产。石狮已成为全球性服装加工贸易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是中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建成总投资17亿元的石狮服装城,迅速跻身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和中国十大创新市场,成为亚洲最重要的服装专业市场之一。以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海西国际时装周为平台,以石狮服装城为中心,连接鸳鸯池布料市场(全国四大布料市场之一)、塔前服装辅料市场、洋下服装辅料面料综合市场、塔前服装机械市场,构成独具特色的石狮纺织服装商贸区。深入实施“东方米兰”计划,加快建设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基地、新型染整产业循环发展园、国际轻纺城、石狮辅料市场、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甲骨文纺织服装创新发展云等一批平台载体,推动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

  ——工贸港口旅游城市。石狮被誉为中国“民办特区”,民营经济创造的产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90%,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形成以纺织服装为主导,以五金机械、印刷包装、鞋业鞋材、体育用品、食品饮料、电子信息为支柱的产业体系。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82.7亿元。港口是石狮得天独厚的优势,石狮拥有国家一类口岸、内贸集装箱码头五强、泉州港中心港区——石湖港,目前已建成3000吨、1万吨、3万吨、5万吨、10万吨级泊位各1个。2014年石湖港货物吞吐量2484.4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11.8万标箱,占泉州地区集装箱总吞吐量的半壁江山。此外,还拥有1个国家中心渔港,国家一级、二级、三级渔港各2个。目前,规划面积20多平方公里的石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跻身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正加快建设益家仓储物流、保税物流市场、蚶江物流园、富星电商仓储物流园,全力打造临港产业繁荣带。石狮人文历史悠久,海浪沙滩和海蚀地貌构成的绚丽滨海风光与海丝文化、服饰文化等特色文化及舞狮、灯谜、南音、泼水节、踩球舞等民间文化相互融合;端午闽台对渡习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膺中国最具地方特色民俗节庆;以石狮服装城为主的休闲购物旅游与以黄金海岸、红塔湾为主的滨海旅游互相促进;以姑嫂塔、六胜塔、林銮渡、虎岫寺、朝天寺、城隍庙、洛伽寺为主的名胜旅游与以宝盖山生态公园、灵秀山奥体森林公园为主的休闲旅游交相辉映,构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体系。

  ——著名侨乡和对台窗口。巍峨高耸的姑嫂塔、六胜塔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著名航标。爱拼敢赢、聪明智慧的石狮人漂洋过海、出外经商,向外拓展生存空间,石狮因此成为了著名的侨乡。越洋华侨不仅带来了原始财富和可贸易产品,更重要的是造就了石狮人的商业精神。目前,石狮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30多万人,祖藉石狮的台湾同胞30多万人,海外石狮人分布在世界42个国家和地区。广大侨胞和港澳台胞素有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热心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捐资兴办教育、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建市以来,石狮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大力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与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年出口商品总值达23.2亿美元。至2014年底,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168家,外商实际到资46.2亿美元。

  ——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石狮按照“一市一城”思路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编制石狮X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向湾面海发展方向,统筹全市人口、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布局。加速推进“五片区二小镇”规划建设和“新型社区”建设,实施交通质量提升、景观风貌提升、水系环境综合治理三年计划,组织开展城市视觉规划和城市形象策划,着力提升城市的档次和品位。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3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77%,居全省县级市首位。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建成一批水、电、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项目,全市日供电能力达64万千瓦、日供水能力达64万立方米,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电话、公交车、公路、数字电视。当前,石狮正以全域城市化发展改革为总抓手,大力推进24项重点改革事项,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包括率先实行与居住证相配套的新市民积分管理制度;编制生态线规划和全域一体空间统筹规划,实行“多规融合、一张图作业”;创新城市更新改造模式,启动“土地重划、业主自改”试点;组建水务集团,对全市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建设数字化城管系统,推进智能、精细管理等等。通过全域城市化,逐步实现人口管理、产业布局、规划建设、土地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和城市管理“一元化”。

  ——民生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石狮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始终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繁荣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先后建成一批社会事业项目和公益性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人口计生、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显著提升,医改工作被列为全国试点,平安建设、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社会事业发展指数保持全省和泉州市前列。侨台外事、民族宗教、双拥、统计、人防、档案、广电、老干老龄等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步。

  站在新的起点上,石狮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和泉州市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质量石狮、二次创业”,建设更加时尚、更加精美、更加幸福的现代化石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