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22日 来源:南宁日报 作者:田 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李荣光在弄拉屯察看果树生长情况。见习记者潘章勇 摄  

  弄拉屯远眺。 见习记者潘章勇 摄

  编者按

  近年来,马山县弄拉屯致富带头人李荣光在从事其他产业致富后,为了保护家乡生态环境,向生态要效益,让父老乡亲改变艰苦的生产经营模式,回到家乡带领群众搞生态旅游,共同致富。李荣光的先进事迹,对“能帮就帮,马上就办,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作出了精彩生动的诠释,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弘扬“能帮就帮,马上就办,敢做善成”南宁精神——记马山县弄拉屯致富带头人李荣光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石山,石山,还是石山,蜿蜒的盘山公路有如白绸带在青山峭壁中游走,把人带入了大石山区深处。

  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马山县的一个普通村屯,古零镇古零村弄拉屯有别于山区里其他村落,“内有洞天”:雾绕青山、云憩峰顶,禅寺依山而居,宛若仙境桃源, 游人信徒慕名前来……

  说到“弄拉”,就绕不开李荣光这个土生土长的弄拉人。几十年来,他的点滴心血和汗水都浇灌在弄拉这片土地上。

  是他带着乡亲们改变大山满目疮痍的面貌;是他让大伙搬出破旧石屋,住上了水泥楼房;是他“点石成金”,拉起了弄拉生态旅游的“大旗”。

  山里的传奇,离不开“老李”。

  李荣光,马山县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支部书记,这名基层普通的共产党员,致富不忘本,通过成立广西首家农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带领全屯村民“拔穷根”、共致富,与贫困决战,成就了大山里的段段佳话。

  致富梦:精准扶贫奔小康

  大石山区的恶劣自然条件,铸就了山里人坚韧不拔的性格。

  贫困家庭出身的李荣光,深知仅靠山上“见缝插针”种植农作物,并不能彻底摆脱贫困的命运,要创出一片新天地,必须与天斗,与地争!

  今年58岁的李荣光,年轻时开过拖拉机,收过废旧,种过龙眼,跑过运输,包过矿山……凡是赚钱的活路都有他的份,十里八乡有新的项目也瞒不过他的眼睛。

  照他的话说就是“穷则思变,不要放过每一个成功致富的机会”。

  成功总是垂青那些“有梦”,并为之拼搏的人。经过30多年的艰苦打拼,李荣光“揽活”经营的资本越来越雄厚,集聚起了千万的财富,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有钱人”。

  自己是脱贫致富了,可一想到乡亲们还住在山石堆砌的旧屋中“粗茶淡饭”,李荣光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改革开放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是富起来的人不能只顾自己呀。一家富不叫富,乡亲们的生活都好了才叫富!”李荣光萌生了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的念头。

  仅靠一己之力,要做惠村惠民的“大事儿”并不容易,然而这次站在抉择的路口,李荣光和以往一样,没有犹豫,奋勇向前。

  如何向穷山恶水要经济效益这是摆在李荣光面前的第一个难题。

  “靠山吃山,贫瘠大山养不活我们,我们何不换个思路搞生态旅游呢”李荣光对村民们说,年轻人外出打工,各家剩下老小,仅仅依靠石缝中稀薄的几分地,这样一代传一代何时才能翻身李荣光坚信,让山里的生态资源发挥最大的功用,这才是真正的发展之道。

  经过李荣光挨家挨户地动员,2008年,弄拉屯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成立了广西第一个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旅游合作社——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25户村民以山地入股,不花一分钱;李荣光则自筹资金千余万元,扩建进屯公路、平整土地、完善设施,打造弄拉生态旅游景区。

  “从2010年起,我们就收获了合作社的经营分红,并且逐年递增,现在每天在景区做维护建设还有100元的收入,山窝窝变成了金窝窝。”村民苏柳艳说,从最初的犹豫不决到如今安心跟着干,全因李荣光说得出做得到,对大伙的承诺全部兑现了。

  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逐渐形成规模和效应,陆续建设了普陀寺、石漠化展示馆等10多个景点。仅今年春节期间,到弄拉旅游的游客人数就超过20万人次,餐饮收入超过48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李荣光致富不忘头雁本色,带领村民共同奔小康,凸显了他对群众深情大爱的共产党员本色。

  青山梦:带领群众护山林

  “‘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山旮沓。因为土地稀少,那时我们不得不在山腰上砌石填土以增加耕种面积。”82岁李荣合老人清楚地记得,上世纪70年代,村里20多户百余人散居在十多个山头上,全屯耕地面积仅50多亩。

  上世纪70年代末,高中毕业的李荣光被推选为弄拉屯屯长,看着零碎的“人造地”上种着低矮的玉米和瘦小的甘蔗,他觉得这种“向山要地”的方法治标不治本,不如种经济林和果树“向天要地”。

  年轻的李荣光带着村民封山育林、马上就办,逐渐摸索出一条“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和果、地上粮和桑”的“弄拉模式”,使得弄拉屯从过去“大旱之年有旱灾,暴雨之后有水灾”的恶劣环境,变成了如今山林茂密、翠竹摇曳、流水潺潺的良好生态。

  此情此景,你一定不会想到葱葱郁郁、林木繁盛的弄拉大山,曾因“大炼钢铁”和乱砍滥伐,遭遇过石漠化的灭顶之灾。沉痛的历史教训,让李荣光从小就对大山的一草一木充满敬意。

  李荣光在屯里率先提出生态重建的新思路,牵头制定弄拉屯新的村规民约: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景区植被由全屯群众养护;每年春季,16岁以上村民需上山栽种10棵树;每户每个劳动力每年要种10蔸竹子……

  从2008年开始,李荣光每年自掏腰包拿出10万元分给各农户,作为护理山林保护生态的专用经费。他还花重金购入罗汉松、黄花梨、红豆杉等名贵树木一批,为弄拉子孙种下“黄金树”。为了保护山里野生动物,李荣光买回了几十只被捕的山蛇、野狸和猴子,并将它们放归山林。

  面对旁人“人傻钱多”的议论,他总是不以为然地笑笑,因为他是情系大山,甘做美丽弄拉的“追梦人”。“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弄拉人过上现代生活的同时,享受青山绿水之美、安居乐业之福,让大家记住家乡的味道。”李荣光说。

  弄拉梦:情系乡里建家园

  “资金不够我来找,你们一分钱也不用掏!”在弄拉旅游合作社成立的第一天,李荣光就向村民承诺,建设弄拉的资金全部由他自己承担,每年收益村民占60%,他占40%;收益不超过100万时全部归村民所有。

  “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弄拉子孙后代着想,要带着我们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村民李华政说。

  的确,李荣光于人能帮就帮,于事敢做善成、马上就办,心中有民、不计私利,与村民心心相印。

  为了让屯里老人老有所养,2009年以来,李荣光无偿为60岁以上老人购买人寿险,易以敏、吴小琴、韦桂萍等18位老人都是其中的受益人,再加上合作社分红,老人们过上了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

  李荣光时常慷慨解囊,帮人所难:李华松儿子车祸入院,急需4万元医药费,李荣光不到两小时就将钱打了过去;潘旭义落入水洞中救援困难,非亲非故的李荣光赶往大化重金请来专业打捞人员施救;村民李富贵智力发育迟缓,发病行为异常,李荣光知道后两次送他前往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治疗……古零一带乡亲得到他相助的事例数不胜数。

  2014年,为了更好地开发、建设弄拉景区,李荣光提议弄拉整屯向外搬迁,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拉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搬到外面生产、生活怎么继续屯里议论纷纷。

  李荣光用行动说明了这并非“异想天开”。他到古零镇上购买了一块最好的地皮,为全村25户建房,自己出“大头”,村民出“小头”。每户仅需出资6万元,就能拥有一套市值60多万元的4层全新楼房。目前建好的12栋房子,已经有12户率先搬迁入住,剩下的房子也将在今年陆续启动建设。

  “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光靠我们微薄的收入也许这辈子都很难实现。”村民黄治菊直言“幸福来得太突然”。

  说起新村面貌,黄治菊格外得意。“不仅有房,连菜地都帮我们买好了,以后还要在新村里建戏台,什么都是这里最好的。”谈起李荣光,黄治菊不住地感谢:“是他带我们实现了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梦,他做的每一件事都胸怀大家,为弄拉老小着想。”

  “没有一个人不爱自己的家乡,也包括我。”李荣光深情地说,在大山里逐梦,没有爱,每个梦都很难实现,但只要胸怀大爱,不管历经多少艰辛、坎坷,总能迎来梦想成真的那一天……

  新时代需要更多李荣光式的扶贫楷模

  本报评论员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为村民排忧解难,用真情播撒真爱。

  李荣光作为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党员的奉献、开拓精神深深植根于他的心中。在艰苦创业取得成功后,李荣光致富不忘头雁本色,助农增收,带领全屯村民改变艰苦的生产模式,以“公司+农户”的模式,成立了广西第一个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旅游合作社——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用旅游扶贫带领乡邻共奔小康。

  李荣光情系大山,发展不忘青山秀水,年轻时带领村民封山育林,治理石漠化;成功后动员村民群体迁居,保护生态环境,让村民们“记得住乡愁”,留给子孙后代无尽的自然财富。他不计个人得失,甘做美丽弄拉的“追梦人”。

  李荣光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一心为村民谋福祉,兴建了弄拉新村,帮助弄拉屯群众建设新居;大力发展旅游业,解决了村屯群众的就业问题;与人友善、乐善好施,关爱弱势群体, 帮助乡邻无数。

  李荣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担当,说干就干,资助学校、修建道路、建设景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能帮就帮、马上就办、敢做善成”的南宁精神,是一个精神富有、不畏困难的人。

  李荣光的事迹真实感人,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心系家乡、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是我市基层共产党员与群众保持血肉关系的先进代表,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一个好榜样。

  广西是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大石山区需要更多的李荣光式的扶贫楷模,宣传和学习李荣光同志的先进事迹,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共同奋斗;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心中有民,真心服务群众,与群众继续保持血肉联系;有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提升社会道德文明素质,引导人们向善向好;有利于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情系家乡、奉献家乡,倡导创业致富和精神富有同步提升,为南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