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间土坯瓦房,狭窄、陈旧、破烂、昏暗——这就是浪平街社区中央队年近80岁、疾病缠身的低保户梁才宗吃住的地方,在春节临近时,这里显得异常孤寂冷清。
“梁爷爷,我来看您了,顺便来拜个早年!”2月5日中午,一位高个子的中年男子拎着猪肉、面条等物品风尘仆仆赶来。
“哟!是宁书记呀!快进来坐坐!”梁才宗心头一热,忙迎了上去。
两人聊得酣畅,严冬的寒气在欢声笑语中早已荡然无存。
梁才宗所称的“宁书记”,名叫宁威,在博白县浪平镇至今已当了十年的镇纪委书记。在这个处处是崇山峻岭的小镇里,宁威已经和群众混得很熟,村民也把他当成了自家人。
“每次下村,看到生活困难的群众,我心里就非常难受,总想着要多帮助他们。”宁威说,“特别是4年前的那件事,更是坚定了我为民保驾护航的决心。”
宁威告诉记者,那是2011年5月的一天,他深入和睦村灵山麓队走访时,来到村民王有富的家,发现他一家五口住在仅十多平方米的破烂泥坯瓦房里。王有富正用只剩半边的铁锅炒着咸菜,厨房寥寥无几的家具也已破烂不堪。他自己行动不便,老婆和一个儿子都患有精神病,还得供2个小孩读书,家里负担非常重。
看着他们,宁威心酸的泪水顿时涌了出来。“这么穷苦的家庭,我怎么就没有早一点发现呀!”他连忙从身上掏出全部的300多元钱递给了王有富。
回来后,宁威马上向镇民政办反映情况,并带领工作组深入王有富家核实情况,依规为王有富按照程序办理了低保手续。
群众的冷暖,时刻牵动着宁威的心。茂龙村南北山队一位刘大叔说道:“附近几个村屯修好了5座桥梁、4个球场,都是宁书记争取资金建设的,现在我们出入方便安全多了,还享受到了打球锻炼的好处。”
“在这工作10年来,宁威共争取项目资金600多万元,参与引进投资5亿元的浪平镇生态旅游项目,让群众得到不少实惠。”浪平镇党委书记庞振豪介绍道。
为民排忧解难的同时,宁威还担当着群众利益的守护人。每年,下达到浪平镇的民生资金都有上千万元,紧盯民生资金动向成了宁威每天的必修课。他借助博白县在广西率先研发的民生资金电子动态监管平台,并结合县镇联合的“交叉实地查访核验工作法”,强化民生资金监管,揪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民生资金“蛀虫”。10年来,宁威累计监管民生资金1.48亿元,发现和纠正问题110多个,转立案20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6人,挽回经济损失130多万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贫困大石山区之变:偏远村屯移民潮涌 穷山恶水变青山绿水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民通过上学、打工、扶贫生态移民走出了自然条件恶劣的大石山;另一方面,人口减少、生态公益林补助等政策又让以往的穷山恶水正逐步恢复青山绿水,同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广西贫困大石山区调研发现,不少偏远村屯正在发生可喜 【详细】
桂林龙胜瑶族留守儿童骑马上学
广西桂林木洞山屯,是一个瑶族居住的小山寨,属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琉璃村委。海拔1260米,长年云雾萦绕,又因山高路远,被当地人称为“云山之癲”。在这“云山之癲”中,有三名孩子,叫石黄军、黄陈斌和黄凌燕,都8岁,就读于琉璃教学点的一年级。屯中距村委 【详细】
赵德明代表:增设南岭山区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不能让南岭山区成为周边实现全面小康后的‘贫困孤岛’。”全国人大代表、贺州市委书记赵德明说,“增设南岭山区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非常必要。” 【详细】
富川:爱心企业情暖瑶乡留守儿童
“感谢团组织的关怀,是你们牵线爱心企业,关心我们库区移民的学生。”近日,笔者到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长溪江小学采访时,校长李福明感慨地说。 【详细】
[都安县]树扶贫生态移民新标杆 圆山区贫困群众幸福梦
都安瑶族自治县在全区率先实施扶贫生态移民试点项目,创新了依托城镇、工业园区、乡镇集镇“无土安置”和“山上搬山下”等安置模式,2003年以来成功安置3678户1.7907万人,为我区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树立了新标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