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凌云县加尤镇杂福村陇矮屯田七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平整土地,打桩搭棚,盖遮阳网,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其中一名身材微胖的30出头的男子,跑前忙后地指导工人干活,他就是杨秀勇。
初中毕业后,杨秀勇曾进过公司、开过服装店、做过米粉店、当过包工头。凭着勤劳的双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3年初他回乡办起了一个规模不小的养殖场。
去年,市里启动了“田七回家”工程,凌云县出台了发展田七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杨秀勇瞄准这一难得的商机,决定带领乡亲们发展田七种植。说干就干,他先是跟村民租赁了10多亩土地繁育田七苗。经过近一年的精心管护,目前,田七苗长势良好,其中4亩籽条已陆续开花结籽。“种植一亩田七,仅政府给我们的补贴就有好几千元,而且还给我们联系贷款;我们这里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种植过田七,技术不成问题;有了资金和技术保障,我们有信心发展好这项产业。”采访中杨秀勇信心满满地说道。
今年,除了自己家的土地之外,他还和村民租赁了40多亩土地,打算全部种上田七。近段时间以来,他每天请村民帮做工。“我们这个土地以前种植玉米效益很低,现在把地租给杨老板种田七,除了有租金外我们来帮他做工,一个月还有2000多块钱收入,真是一举两得呀。”村民杨大伯说道。同时,杨秀勇还把自己繁育的田七苗出售给有意种植田七的村民一起种植,目前,该村已种植田七近100亩。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凌云掀起田七种植新热潮
凌云县早计划、早安排、早布置,提前做好2015年度田七生产种植宣传发动工作。目前,该县玉洪、加尤、逻楼等乡镇群众种植田七的热情高涨,全县上下掀起了新一轮田七种植热潮。 【详细】
靖西:“林下田七”获院士认可
种植田七需要轮作,间歇期达10年之久,林下种植不就节省了土地?靖西县根据田七生长特性,在辖区五岭林场建立40多亩标准化林下田七种植基地,11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实地考察后,给予充分肯定:“这个很好,成本低,另外,它自然生态,靖 【详细】
[靖西县]多措并举实施“田七回家”工程
靖西县把中草药产业作为全县“六大”促农增收产业之一来抓好抓实,把田七作为中草药产业发展的主打品牌进行培育和发展。自 “田七回家” 工程启动以来,该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宣传动员,加大扶持力度,稳步推进田七产业发展壮大。 【详细】
院士为靖西田七生态种植和产业开发“把脉”
“以后靖西发展田七,一定要做好避雨,这个非常关键……”在万亩田七生态种植技术研讨会暨田七产业化开发项目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对田七种植的现代种植棚、土壤改良、避雨避病等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