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3月“美丽武宣·清洁乡村”活动全面启动,通过村民推荐和选聘,51岁的黄德汉当上了保洁员,负责武宣县黄茆镇新贵村桂寺屯及209国道黄茆路段的保洁工作。
每天,黄德汉起早贪黑,头戴草帽、身着“橘子黄”,拿着竹扫把和编织袋,脚踏三轮车,在自己的责任区里来回清扫。路边的塑料袋、废纸以及垃圾桶里的垃圾,他都要一一清理干净。尽管村里配备了很多垃圾桶,但仍有少数村民尚未养成定点投放垃圾的习惯,每天黄德汉都要花费近3个小时清理地上的垃圾。紧接着,他还要花4个多小时“环游”全村,将全村几十个垃圾桶里的垃圾全部收集到垃圾收集箱,而且坚持日产日清,保证责任区内无卫生死角和盲区。除了清扫、收集垃圾,黄德汉还要兼顾村里水塘、河沟和田园的保洁工作。随着“清洁乡村”活动的深入开展,桂寺屯被设为现场参观点、检查点、调研点,而作为新贵村的“桥头堡”,桂寺屯也是群众聚集最多的村屯之一,黄德汉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平均每天收集垃圾达300多斤。
今年年初,为了响应武宣县打造“洁净公路”的号召,经过深思熟虑,黄德汉又扛起了209国道黄茆路段的保洁重任。与之前相比,黄德汉的工作量更大,工作时间也更长了。早上与妻子完成村内保洁工作,下午他便骑上自家的电动三轮车,沿着209国道清捡散落的垃圾。为了保证责任区不出岔子,黄德汉始终打着十二分精神,以严谨的工作态度清理每一处垃圾,不留死角。
在“清洁乡村”活动开展之前,桂寺屯村民的卫生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垃圾随处乱扔,猪牛粪便随处可见。黄德汉发现有部分群众丢垃圾时经常把垃圾丢在桶外,不仅影响村屯环境卫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保洁难度。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利用清扫间隙到村民家中走访,劝说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定点投放垃圾。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村民们主动加入“清洁乡村”活动中。对于村里的保洁工作和保洁费收取,村民们从不配合到主动支持,少不了黄德汉积极宣传“清洁乡村”活动的功劳。
黄德汉的工作态度和为人处世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说他是一个普通人,是因为他的真诚与憨厚;说他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是因为他的工作精神深深感染了村里的每一个人。黄德汉用他的双手绘就了美丽的桂寺屯。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横 县]突出生态特色 建设美丽乡村
过去,提起乡村,许多人的印象都是垃圾乱扔,污水乱倒。穿行在中国茉莉之乡——横县,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条条整洁宽敞的水泥路直通农家院落、一处处规划整齐的村庄镶嵌于青山绿水间、一个个设施完善的文化广场上笑语连连…… 【详细】
蒙山县建美丽乡村国家级试点
8月28日,蒙山县国家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项目在西河镇安富村青子组启动。 【详细】
[田东县]启动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工作
8月29日,国家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工作在田东县正式启动,重点开展相应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修订、标准宣传贯彻培训等工作,9月前完成2-3项广西地方标准立项,2015年12月考核验收。 【详细】
广西:“一事一议”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从2008年开始,广西按照中央关于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决策部署,发挥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尊重农民意愿,突出民生项目,优先安排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公益事业,使我区山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详细】
江南区:百姓小舞台 反映“美丽乡村”新变化
6日,江南区第五届乡村社会和谐文艺大展演暨“美丽江南”乡村建设活动专场演出在沙井街道举行。来自江南区的文艺爱好者,通过歌唱、舞蹈、有奖问答等形式,反映了开展清洁乡村活动以来,江南区乡村发生的变化,增强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