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9月01日 来源:来宾日报 作者:莫植彬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走在长界岭脚至玲马村平整宽敞的扶贫路上,李太林感慨万千地说,以后这里7个屯700多名群众的生产生活就方便多了。

  玲马村是金秀瑶族自治县大樟乡的一个瑶族行政村,下辖9个自然屯。长界岭是一座屏障,把玲马村分成两部分,7个屯隔在山内。去年11月,这条全长4.8公里、投资52万余元的盘山路开工,今年4月完工。瓶颈路的打通,为山内1100多亩茶叶、600多亩生姜,还有数不清的杉木、竹子向外运输提供了便利,为山区群众增收奠定了基础。

  李太林是土生土长的大樟人。1987年,他以大樟村村委主任身份考入乡政府,先在土管所和农业助理的岗位上干了11年,1998年任乡扶贫助理至今。记者8月底在大樟乡采访时,感受到李太林对山区道路和产业发展的迫切心情。

  李太林从事扶贫工作16年,他非常了解山区群众的渴求。马安屯是花炉村一个较远、较小的自然屯,有13户60多人,距离村委14公里,离乡政府21公里,与桂平市紫荆镇接壤。2005年,马安群众见邻村的六告以木换路,接通了六告至黄田的公路,便集资3万元请人修路,殊不知刚修完1公里,资金就告罄。于是,马安群众找到县发改、扶贫等部门寻求支援,终因村小路远而被搁置。没办法,他们找到李太林,看他有什么好办法。李太林十分熟悉马安的情况,他跟马安的群众说,只要村民们在1个月内锄好(备耕)80至100亩的山地,他就想办法帮助。无路可寻的马安群众横下一条心,动员男女老少、亲戚朋友出力,在40天时间锄好了120亩山地。面对马安群众高涨的热情,李太林也被感动,这样积极的群众不扶助,还扶助谁在李太林的帮助下,2006年年初,马安争取到了120亩的茶叶基地建设项目;2007年10月,黄田至马安6.3公里的村级扶贫路动工,投入项目资金近20万元,马安群众还自筹6万多元;2010年,县水电公司把电也通到了马安。近年来,马安改种了60亩石崖茶,实现人均2亩茶的目标。去年,马安群众通过自种的茶叶和采摘野生茶,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

  马安村的变化只是李太林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16年来,他共为14个自然屯的1400多名瑶族群众争取修建扶贫道路74公里,帮助群众建沼气池1500多座,发动群众种植石崖茶2000多亩、绿茶1000多亩,为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尽到了一个扶贫人应尽的职责。

  与工作中风风火火的劲头相比,今年58岁的李太林为人非常谦逊,他从不争名争利,每年评先进,他总是把名额让给别人。他说:“我年纪大了,要这些荣誉没有用,让给年轻的同志吧。”如今,他把目标瞄准了花炉和双化两个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希望能在退休前看到两个村的1800多名群众走上致富路。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