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当先 勇于尝新
今年刚50岁的莫铭德,是武宣县黃茆镇尚文村远近闻名的农机大户。他家的大院子有两个不小的停车库,拖拉机,水稻收割机、插秧机、播种机,甘蔗种植机、中耕培土机、装载机等农机具应有尽有。
莫铭德是一个地道的农民,1986年只有一台手扶拖拉机,如今已拥有32台(套)价值超过220万元的大中型农机具。
莫铭德爱农机迷农机,每当市面上推出一款新农机产品时,他都会先行尝试。2006年,武宣县开始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莫铭德就购买了两台插秧机,并在自家旁边的田里试验伴浆育秧技术,进行水稻机插秧与传统抛秧对比试验,带动推广。
莫铭德凭借娴熟的技术和良好口碑,农机服务越做越大,由原来的农机运输、维修,农机零配件供应发展到在当地率先承包土地耕作,实行水稻生产机械化代耕、代插、代收服务,甘蔗生产也从平时单一的糖料蔗运输扩展到代机耕、代种植、代中耕等作业服务,农机服务范围从本村拓展到附近的通挽镇和三里镇等地。
合伙经营 抱团致富
2008年11月,莫铭德在尚文村与当地农机户合伙成立了武宣县远景农机合作社。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远景农机合作社有社员208人,固定办公服务场所600平方米,固定资产800万元,拥有拖拉机、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甘蔗中耕培土机等各种农业机械219台(套)。
2012年,合作社与尚文村村民签订了500亩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承包合同,由合作社代机耕、工厂化集中育秧、代插秧、代收割作业。同时,合作社还在通挽镇克胜村承包600亩土地,作为甘蔗深耕种植高产机械化示范田。2013年下半年,合作社又在三里镇下莲塘村承包100亩土地作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田,还在该村承包600亩土地作为整治项目工程耕地进行甘蔗深耕种植高产机械化示范。
“20年前开拖拉机辛辛苦苦干一年赚不到2000元,当时也没有钱购买更多的农机具。现在好了,购买农机具有国家补贴,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方式,产量提高了,收益也提高了。”对比过去,莫铭德十分感慨,“现在,一亩地年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硕果累累 前景远大
2011年开始,合作社全力打造水稻、甘蔗等特色作物机械化生产。在水稻方面,合作社延伸了代机耕、代工厂化育秧、代机插、代机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在甘蔗方面,合作社从平时单一的糖料蔗运输扩展到代机耕、代种植、代中耕等服务。同时,合作社还实行“订包租”作业,提高作业效率,在不同的农时季节前,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机收单项作业合同或耕种收连片作业合同。
此外,莫铭德率领合作社大力开展跨区作业,扩大作业辐射面积,其中甘蔗跨区机耕机种作业2.36万亩,农机作业总收入达424.8万元。2012年11月秋冬作业季节至2013年底,合作社作业服务农户近5200户,2013年农机作业收入830万元。莫铭德以及远景农机合作社先后荣获“广西十佳农机大户”、“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等荣誉称号,2013年12月,莫铭德被评为“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关于2013年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种粮大户和粮食先进合作社名单公示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责任目标考评奖励办法的通知》(桂政办发〔2013〕87号)要求,经全区各地按评选条件逐级申报推荐审核,并经自治区粮食生产考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同评审,拟评选贵港市等5个市为2013年全区粮食生产先进市;拟评 【详细】
[荔浦县]小小合作社助农民大增收
“每次上课我都去听,种植砂糖桔的水平比以前更高了。”荔浦县蒲芦瑶族乡的刘玉萍在参加了当地合作社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后颇有收获。近年来,该县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发挥其在建基地、闯市场、传科技等方面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 【详细】
扶绥发放农机补贴1253万元
2013年,扶绥县采取便民服务措施,积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全县共发放发农机补贴的农户1213户,放发放农机补贴资金1253万元,补贴农机具1424 台(套),有效满足了农民生产需求,甘蔗、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农机装备力量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梁全东) 【详细】
塘步镇:党组织服务合作社助推发展
藤县塘步镇强化党组织服务,推进基层党组织服务合作社发展,以合作社带动农业相关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目前,藤县塘步镇已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55个,覆盖全镇16个村(社区),涵盖瓜、果、蔬菜、中药材种植以及鸡、猪、鹅养殖等方面。2013年,该镇各级党组织累计为合 【详细】
天等:专业合作社助上万农民脱贫致富
“自从我加入合作社以来,黑豚售价每公斤增加2元,仅这一项全年就增加收入2000多块钱呢!”12月7日,天等县驮堪乡上弄黑豚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李林新高兴地说,“有合作社的帮助,我们农民脱贫致富就更有盼头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