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桂平市油麻镇石田沃柑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内,一条宽约5厘米的山地轨道从山脚向上延伸,轨道上搭载了一辆“小火车”,果场管理员管世新发动引擎挂上前进挡,“小火车”便缓缓爬上山坡。
基地负责人黄伟传介绍,每个山头装上这种山地轨道运输机,总长约5100米,政府补贴了63万元,主要用于肥料运输和采摘,可极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果园已实现自动化管理。通过引进山地轨道运输机,实现了“机器换人”大突破,有效解决了山地农资运输难、用工贵问题。“装了山地轨道运输机后,基地用工从30名减少到15名,一年下来,可节约人工费10多万元。”
桂平市是广西最大水稻种植基地之一,素有“广西粮仓”“鱼米之乡”美誉。该市通过开展惠民农机服务,大力推广山地轨道运输机、“小铁牛”、插秧机等农机产品,助推扶贫产业机械化、标准化发展,该市农机配套、农业机械化作业覆盖面排名广西前列。
“通过合作社提供农机订单作业服务,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蒙圩、白沙和石龙3个乡镇10000多亩早稻育秧、机耕和机插标准作业。”该市石龙镇永和农机专业合作社杨伟说。优质稻种植是当地“5+2”特色扶贫主导产业,得益于优质农机服务,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早造水稻种植62万亩,超额完成第一季的早稻种植任务,保障了群众粮食安全。
据悉,该市目前已在油麻、白沙、金田、石龙、厚衤录等乡镇安装轨道运输机约3万米,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农机购置400多台,预计发放农机购置补贴95万元,农机服务为该市扶贫产业装上新引擎,日益成为农业种植“好帮手”。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平市:搬出穷山沟 开启新生活
为帮助困难群众搬出穷山沟,桂平市采取集中安置方式,投入资金3.33亿元在南木镇、石龙镇、紫荆镇、长安工业区建设了4个集中安置区。 【详细】
桂平市: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三期并网发电
近日,玉柴桂平农光互补光伏发电三期项目实现并网发电。该项目是自治区第一批“双百双新”产业项目,是光伏发电及生态农业结合体,既可设立光伏大棚及相关发电系统进行太阳能发电 【详细】
桂平市:首季签约13个招商项目
今年1-3月,桂平市签约项目13个,均为亿元以上项目,占全年亿元项目任务的59%,合同投资额约76.61亿元,占全年项目任务的108%,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 【详细】
桂平市:首季发放产业奖补5000多万元
近年来,桂平市坚持用活扶贫产业奖补政策,大力培育壮大“5+2”和“3+1”特色优势产业, 【详细】
桂平市:发放贷款支持蔬菜生产
受疫情影响,桂平城区蔬菜市场保供稳价压力增加,该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西山信用社适时加大扶持力度,发放贷款300多万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