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7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骆路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灌阳县城全景

  灌阳县委书记周春涌(前排左二)深入一线调研党建促脱贫工作。

  县长卢嵩(前排左二)调研集体经济发展情况。

  灌阳县异地交流上党课工作推进会

  袁隆平院士(右四)为灌阳院士工作站揭牌。

  灌阳县委书记周春涌为党员代表过集体“政治生日”。

  举办两新党组织为贫困户圆梦“微心愿”活动

  灌阳县“初心红吧”创建工程启动仪式

  提质升级后的新街镇龙中村委办公楼

  湘江战役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纪念园成为灌阳县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

  552个党组织,552个战斗堡垒;13307名党员,13307面旗帜!

  今年以来,灌阳县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全县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全域党建为理念,以“红古绿”作主线,统筹打造“长征精神党建先锋带、产业扶贫党建引领带、历史文化党建传承带和优质党建示范区、民族党建团结区、美丽党建和谐区”的“三带三区”党建功能区,构建全地域科学布局、全领域覆盖建强、全区域整体提升、全要素强能提质、全方位融合聚力、全流程规范增效的新格局,为全县做好“富农、强工、崇文、重教、兴旅、美城”六篇文章,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县域经济、基层党建”三大翻身仗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思想引领明初心 用好红色引擎“指挥棒”

  灌阳县是一片红色热土,拥有丰厚红色历史文化。灌阳县依托这一红色思想“引擎”,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革命历史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广大党员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重托。今年以来,灌阳县创新打造“初心红吧”教育载体,以县城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上建成的红军小学为试点,建立有2028个红色教育档案袋的“红色基因传承库”,发布红色歌曲《你来过》,撰写红色书籍《红军在灌阳故事集》,并成立“初心红吧”宣讲团,要求全县党员在县域28处红色教育基地和红色遗迹上体验9条“红色教育路线”、10个“红色套餐”,将“初心红吧”创建工程在学校、医院、机关、企业、农村等各个领域全面铺开,打造灌阳特色党性教育品牌,走出了一条红色文化与党员培训相结合的特色教育之路。

  与此同时,县教育党工委创建“燃烧吧!红烛”党建品牌,实施“红色堡垒、红烛先锋、红心向党”三红工程,在全县26所学校建设校园“红吧”站点,让红色教育普及至2109名教师与28429名中小学生。同时利用中秋、国庆、周末等节假日,并辐射学生家长群体,组织主题教育亲子活动3期,招募88个家庭211人参与,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规范管理提档次 配好基层党建“金钥匙”

  针对“老党员”思想教育,灌阳县集中开展对入党满“整10”周年的党员代表过集体“政治生日”、“老党员讲故事”、“党员微心愿”等活动,采取重温“入党志愿”、送“生日祝福”、谈“党员故事”等具有仪式感的方式,让广大党员进一步增强红色理想信念。据统计,该县今年已为160多名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在县党员干部中组织开展100多次“看一段红色视频、听一段红色故事、唱一段红色歌曲、穿一次红军服、走一段红军路、重温一次入党誓词”活动,既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又架起服务党群的“连心桥”。“到其他村上党课,我们的压力要大一些,怕他们提的问题答不上来,有点丢面子。为此,我在去其他村上党课前,花了7天备课,还请教了一些乡镇领导该怎么上课合适……这样的方式真的促进了我们熟政策、学业务、增能力。”村党支部书记唐维祥这样说。

  “别的村支书到我们村讲党课,我们有点好奇,不知道这有什么不一样。当听到别的村里怎么发展,怎么处理好了我们村也有的问题时,很想多听听,很期待其他村支书再到我们这讲课。”青年党员王波谈了这样的感受。

  今年以来,灌阳县探索提升基层党组织“软实力”的创新举措,在村党组织书记中开展“异地交流上党课”活动,得到党员群众广泛好评。按照因地制宜、灵活授课原则,采取集中教学、座谈交流、知识检测、实地教学等形式,组织全县村党组织书记开展79场“异地交流党课”,听课党员达3400余人次,不断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营造浓厚的互学互比氛围。

  村党组织书记由县委组织部、乡镇双重管理培养,调整撤换39名问题村干部,完成14个软弱涣散村整顿提升,吸纳1066名40岁以下的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经济能人等进入“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选优配强101名村级党组织组织委员,进一步充实基层组织力量。同时,在基层党组织中实行经费“审计、公开、建账”三步走,对全县近年下拨的12741.05万元党建专项经费进行审计,严格推行“三务公开”,统一实行“村财乡管”,建立集体“三资”总分类账、现金日记账和固定资产、资源登记簿等,加强和规范农村“三资”管理。

  在基层党组织“硬实力”提升上按照“六有”标准,建设办公议事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一站式”为民服务中心,升级改造142个村(社区)活动场所,全部达到“十有一超一规范”标准,面积均达到200平方米以上,300平方米以上的达135个,占比95%。选优配强全县359名驻村工作队员,优化驻村工作队员管理办法,加强队员督导,进一步明确驻村纪律、后勤保障等各项制度,落实工作队员各项待遇和工作经费700多万元。结合每季度基层党建调研工作,分类制定出118条基层党建工作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督促党组织工作落实,切实推动基层党建目标从“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通过“软硬兼施”配齐党建“钥匙”,推动全县党建不断提档升级。据统计,目前该县被评为自治区三星级以上党组织52个,其中五星级党组织9个、四星级党组织20个。

  干事创业有担当 树立有为有位“风向标”

  实干就是能力,落实才是水平;让有为者有位。灌阳县坚持鲜明选人用人风向标,激励广大干部干事创业有担当,让大家在工作上有干头、干事上有劲头、干成事有奔头,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聚焦激励政策,出台“给力”举措促担当。今年以来,灌阳县将落实好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研究制定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关心关爱干部、党员干部关爱基金等一系列激励文件,采取联席会议、分解任务等方式,抓实抓细容错纠错等配套制度;出台《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灌阳县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机制实施方案》,落实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地域差别化机制。

  聚焦干事导向,选拔“得力”干将勇担当。创新推行“四个一线”访谈考察常态化,不定期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重大项目、信访维稳等一线访谈调研,近距离多角度地考察了解干部,建立完善干部管理“大数据库”。两年来,共提拔和进一步使用了101名善于攻坚克难、专业过硬、扎根基层一线的干部,树立有为才有位的鲜明导向。

  聚焦改革一线,形成“合力”容错敢担当。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制定出台《关于支持改革创新建立容错纠错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在制度和规矩范围内放心放手去大胆闯、大胆试、大胆干。今年以来办理容错纠错案例2批5人次,对受不实举报的4名同志给予正名澄清。

  聚焦典型引领,营造“活力”氛围乐担当。坚持“凭实绩论英雄”,树立先进典型“风向标”。组织开展“担当作为善作善成好干部”“脱贫攻坚先进典型”评选活动,从派驻的工作分队长、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党员中,共选树了32名在脱贫攻坚中担当作为的优秀干部。

  凝智聚力汇英才 打造灌江人才“聚宝盆”

  人才就是生产力。近年来,灌阳县通过引进高端人才、集聚紧缺人才、统筹基层人才,努力打造灌江人才“聚宝盆”,不断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引进高端人才,服务产业脱贫。依托袁隆平院士及其15名高技术人才团队和高端技术优势,创设集新兴技术实验、种植经验推广、观光旅游、食宿休闲、水果采摘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产业基地———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实现再引高端人才6人,将杂交水稻攻关、稻种选育和“一季超级杂交稻+再生稻”实现“吨半稻”的实验成果传播给灌阳广大农户。同时,将超级稻列入全县“5+2”、村“3+1”特色扶贫产业项目,发放奖补资金3335万元,全县贫困户超级稻种植覆盖率达100%;将袁隆平院士工作站项目列入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实施合作项目9项,给予经费支持20万元,与广西星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农科院等多个单位(企业)实现战略合作,为30多个村集体经济项目提供技术指导,推动全县产业发展助力脱贫。

  下沉专业人才,提升脱贫技能。按照有场地、有人员、有制度、有平台的“四有”硬性指标,以因地制宜发掘村里的优势资源、解决技术难题、培养技术人才、培育市场品牌、培植产业链条、转化科研成果为目标,在9个乡镇26个村建立“扶贫专家工作站”。协调来自桂林理工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市发改委等高校和单位的80多名各领域专家、人才“进站”,推动专业人才资源下沉,通过专题培训、田间讲学、技术指导、决策咨询、项目合作等方式定期开展服务农村专题活动,帮助贫困户提升脱贫技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一村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扶贫项目,打造扶贫产业重点项目14个,投入专项扶贫资金50万元,组织“扶贫专家”开展农业设备改造、村镇规划、垃圾治理等科技扶贫项目6项,解决贫困村脱贫摘帽过程中的瓶颈问题,提升扶贫产业发展水平。

  统筹基层人才,壮大扶贫队伍。通过创新实施“百名人才引进计划”,协调推进“精准扶贫人才服务计划”,统筹各类人才向基层农村一线倾斜。先后选聘121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和200多名县乡村扶贫信息员,鼓励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建功立业。加强各类人才与基层农村的联动,2019年招录乡镇公务员48名,申请定向选调生14名,招聘80名乡村教师控制数人员到基层定向服务,提升人才工作“最后一公里”效能,使人才工作网络进一步从“主动脉”向“毛细血管”延伸。

  围绕脱贫促发展 汇聚党建引领“新动力”

  2019年是灌阳县脱贫摘帽年,全县紧盯脱贫摘帽目标任务,以党建汇聚各方力量,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着重发挥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党员先锋队“三支队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组织协调、引领提升、模范带动作用,推动党建活力与扶贫引力同频提升。全县67名第一书记通过“领、带、促、推”等方式,主动引领培育党员队伍,带动就业、创业1500多人,投入资金1088.6万元,为贫困村引进项目80多个,修建修缮村屯道路50多条。实施党员“扶贫双培双带”计划,组织80多名农村党员开展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和支持党员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电子商务等,培养造就一批带头致富的脱贫攻坚党员先锋队,指导培训6000多名贫困户家庭开展水果、油茶等优势产业技术实训。

  充分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深入开展“党建+扶贫”各项工作,开通“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党旗领航·旅游扶贫“党旗领航·就业扶贫”三个直通车,大力推进“党旗领航·爱心接力“党旗领航·圆梦微心愿“党旗领航·寻找两新组织党建之星”“党旗领航送政策·阅聚力量助脱贫”“党建引领聚力量·两新助力有担当”等主题活动,实现农副产品产地收购综合价格平均提高10%以上,为3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费培训并安排就业,为易地搬迁的贫困户捐赠200多份党报党刊,帮助70多名贫困群众圆梦“微心愿”,让群众特别是贫困户触摸到“党建的温度”。

  创设党建“绿富联盟”新载体,将全县生态产业致富带头人组织起来抱团发展,采取构建产业扶贫“公益群”、拓展生态产业“朋友圈”,加技术顾问团为好友、加业内专家教授为好友、加贫困户贫困村为好友等方式,打造助力脱贫“快车道”,助推全县生态产业发展。目前,联盟体已吸纳成员16个,打造生态产业新型学用示范基地16个,举办贫困户培训2000余人,产业推广3.45万亩。

  集体经济是实现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近年来,灌阳县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三分三”发展模式,形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新形式、新机制,实现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稳步增长。截至目前,全县14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达1112.25万元,村均收入7.89万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9.25%。其中全年收入达到4万元的村(社区)141个,占比100%;达5万元以上的村(社区)134个,占比95%。

  (图片由灌阳县委组织部提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莫晓遥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