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南丹县罗富镇拥里村机械轰鸣,几台机械正在有序地把田地平整,南丹县农业农村局的农业技术骨干正忙着拉线、插坐标旗,创作稻田艺术画《献“李”70华诞》,附近村民们正在按照划分好的区域进行秧苗移栽,一派热闹的景象。
在农田里,平整的田地连在一起,笔者了解到,附近的村民把自家的耕地流转给了南丹县盛荣合作社,小田改大田380亩,涉及农户163户,每亩按250公斤干谷,按当年粮食部门收购价定额,以现金兑换给农民,让当地部分青壮劳动力放心外出务工,免去了他们的后顾之忧。除耕地流转资金外,留守在家的当地村民还在盛荣合作社务工,一天可以挣130元,还能照顾家里,带动了当地农民多渠道增收。
▲《献“李”70华诞》设计图(设计者:吴平)
据悉,为借鉴巴平村开展稻田艺术画、稻田养鸭养鱼的成功经验,结合南丹县正在开展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契机,努力提高农田使用效率,今年,南丹县农业部门在罗富镇拥里村大力推广稻田艺术画、稻田养鱼项目,同时也增加了该村的休闲农业亮点,不断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力助推南丹农旅发展、农业转型升级,带动产业良性发展。
下一步,南丹县还将着力培育农业品牌,打造丹字号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大力推广农业绿色种植技术,提升稻田综合种养效益,培育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小田改大田,实现项目带动农业增强、农民增收、农村变美。
▲村民们正在取秧
▲农业技术骨干正忙着拉线定位
▲村民们正在按照划分好的区域进行秧苗移栽
▲南丹县农业农村局支部开展“献礼建国70华诞”稻田艺术画创作活动现场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南丹县:狠抓四个“全面” 聚力打造“美丽南丹”乡村建设升级版
今年以来,南丹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县域特色,通过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乡村风貌提升工程,全面部署落实村庄清洁行动,全面动员启动“幸福乡村”活动等工作,有效推动“美丽南丹”乡村建设活动提档升级。 【详细】
南丹县:芒场镇举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签约会
7月18日,南丹县芒场镇举行生态米+“五彩”产业兴村强县示范行动建设项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签约会。南丹县农业农村局、芒场镇政府、兴农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芒场镇14个村村民合作社参加了签约会。 【详细】
良庆区:稻田养螺打开增收致富“钱袋子”
“我们生态养殖的田螺,口感比较甜,最高能卖到10元一斤。”7月19日,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陵桂村村民黎承科向记者展示他们稻田里肥硕的田螺。他说,发展稻田养殖田螺,仅去年年底,就卖了一批稻谷、田螺、鱼,实现盈利50多万元。 【详细】
广西实行史上最严新增耕地核定制度
日前,广西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区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核定技术审查有关事项的通知》。据我区自然资源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广西历史上最严新增耕地核定制度,也是我国首个以省级名义出台的关于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新增耕地核定技术审查 【详细】
南丹县:合力弹奏《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五线谱
为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广西率先制定颁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清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1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确保《条例》顺利贯彻执行,南丹县凝心聚力,五措并举,促进《条例》在该县落地生根,有效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