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6日 来源:凌云县委宣传部 作者:韦付增 杨再仪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今年以来,凌云县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为契机,破除贫困群众“不愿为、不想为”的等靠要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逐步提高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实现高质量、可持续的脱贫。

  扶思想、重宣传、提志气。“扶贫先扶志”,思想引导是关键,该县坚持把精神扶贫放在第一位,突出教育引,重视贫困群众精神“补钙”,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深入开展“文艺下乡”进家入户,在全县110个(社区)全面开展让一个广播响起来、一个舞台跳起来、一间书屋用起来、一帮宣讲人讲起来、一场百家宴聚起来、一个篮球场动起来、一张网络连起来、一个宣传栏公示起来的“八个一”系列活动,深化“瑶家夜校”工作,推进农家夜校全面开展,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宣传好党的扶贫政策,组织新闻媒体深入脱贫一线采风,挖掘典型、宣传典型,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强烈愿望,提升贫困群众的精气神。

  扶知识、重教育、提素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化教育是提升贫困户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和关键,该县坚持科教兴县战略,建立完善“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学校关心、家长关注、教师关爱、学生发展”的机制,坚持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惠民政策,破解因贫辍学难题,有针对性开设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自强班”、白鹭班、盐田班等,大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扶技术、重培训、提本领。凌云县紧盯贫困群众转移就业的需要,加强深圳盐田对口就业扶贫,结合企业岗位要求和贫困劳动力自身文化程度,就业需求等,狠抓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采取订单式培训,定向推荐就业岗位,特别是针对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流动性大的情况,结合农家夜校、远程教育等培训资源,开设农村实用技能培训专班,全面提高贫困群众的劳动技能,在全县培养形成了自立脱贫的良好社会氛围。

  扶思路、重产业、提能力。思路决定出路,激发贫困地区群众主动性创造性,需切实把“帮眼前”和“扶长远”结合起来,该县积极帮助贫困群众挖穷根、谋思路、找门路,一方面结合本地传统优势产业和资源优势,有计划发展壮大茶叶、桑蚕、山茶油等地方产业,引导民营企业家参与地方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加大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和扶持力度,为典型成长创造条件,鼓励致富带头人发展因地制宜的脱贫项目,并通过这种示范和带动作用,让贫困群众能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韦付增 杨再仪)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拔萝卜的萝卜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