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来源:广西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壮乡源头,大美邕宁!

  十月深秋,落户南宁市邕宁区的国家重点项目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南宁园博园)正在紧张地施工,由邕宁区承建的配套项目田园风光区也是一片忙碌景象。风光区内,百亩花海已播下花种,绿色的花苗钻出地面;不远处,顶蛳山遗址博物馆雏形初现。不久的将来,八尺江畔将绽放繁花似锦,万年壮族文化将随着世界级的园博盛会一一呈现。

  邕宁区自然风光旖旎,民俗风情多姿多彩。2017年3月,邕宁区进入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以来,城区党委、政府以“创特”目标为导向,擘画壮美蓝图,落实全域旅游规划,打造了田园风光区等多个自然、人文景观,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深入挖掘和整合各项旅游资源,落实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及奖励措施,旅游产业要素逐渐健全,旅游经济效益日渐突出。

  1看得见繁华记得住乡愁

  当城镇化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邕宁区仍顽强地保留了原味的壮乡特色:一碗生榨粉,一声嘹啰歌,花婆催人向善,火犁叫人勇敢……如今的南宁市区内,大概只有在邕宁才能品咂出如此丰富的壮乡味道。

  10月19日,邕宁区中心地带的蒲津公园正在进行提升工程,沿着新铺设的沥青路一路向上,重塑金身的华南地区最高“财神爷”眺望邕江,旁边是新设的灵龟房,这些在邕宁人心中流传久远的传奇景观,既焕然一新又充分保持原貌。

  “这里承载了几乎所有邕宁人的记忆。”蒲津公园管理方负责人刘建平说。蒲津公园始建于1937年,1982年整饬后重新开园,几乎所有的邕宁人都到过这里。如今,蒲津公园正为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进行全面提升,提升工程修旧如旧,尽量保留邕宁人心中的美好记忆。

  邕宁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八尺方丘足堪乐,万年农耕看邕宁”的美誉。顶蛳山贝丘遗址,出土文物至远有一万三千八百多年的历史痕迹,这一带是壮乡的发源地。这里还有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圣宫,犹如世外桃源的雷婆岭摩崖石刻,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八音、疍家文化、嘹啰山歌、抢花炮、赛巧节、点米成画、含火犁头等民俗文化世代传承。

  邕宁特色旅游优势明显。世界级的文化旅游项目——南宁万达茂在邕宁区华丽绽放,开业一年多来,成为城市文旅新名片。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园址落户邕宁,这是全国第一个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的世界园林盛会,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冬季里的绿城”“水上的花园”。邕宁水利枢纽工程将呈现“百里秀美邕江”“水上游园博”的美丽景观。

  邕宁乡村秀丽,独具特色。邕宁的空气优良率一直位居南宁首位。村庄错落有致,绿水青山交相辉映。自治区三星级乡村旅游区——那贵旅游度假区,建成了樱花园等项目,构成了一幅惬意的田园画卷。“大美那蒙”里,一幢幢青砖白墙的楼房掩映在绿树翠竹中,和谐安宁的景象给人留下一份乡愁。

  素有“东方撖揽球”之称的孙头坡“二月二抢花炮”活动一年比一年丰富,还增加了龙狮巡游、八音表演、粤剧演出、竞放烟花等活动,影响力逐渐扩大。2018年的抢花炮活动吸引了2万多名游客前来观看。今年农历三月十二,邕宁举行2018年蒲庙镇花婆节暨蒲庙建圩287周年庆典活动,当地壮族群众备办贡品到花婆庙祈福,并举办花婆施粥、放花灯、巡游等民俗活动,让花婆积德行善的品德代代相传。

  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致、精彩纷呈的文艺表演吸引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共享邕宁民俗盛会。据统计,2017年,邕宁区旅游消费达60.21亿元,同比增长155.12%;接待游客606.63万人次,同比增长77.88%,以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对全城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66.25%。2018年上半年,邕宁区旅游业显现较快增长趋势,接待旅游总人数319.73万人次,同比增长226.16%;旅游总消费33.96亿元,同比增长160.44%,增速均居南宁市各县区前列。

  2擘画新蓝图全域皆胜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整合城区优质资源,打造出具有邕宁特色的全区旅游名县,城区加快了整体规划步伐。

  2018年5月,邕宁区召开《邕宁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评审会,专家一致认定《规划》层次清晰、重点鲜明,既符合国家要求又有创新。

  根据《规划》,邕宁区将建设“四个一、七组团”的全域旅游总体布局。

  “四个一”——

  一心:城区历史文化中心。发挥区位与资源优势,对接首府南宁的市场需求,突出邕宁历史遗址和历史文化街区特色,打造一批文化体验、历史记忆、特色商贸和休闲民俗型的特色旅游产品,把邕宁区建成南宁市极具人文气息和历史文化特色的休闲街区。

  一圈:顶蛳山文化旅游圈。紧抓园博园的建设机遇,高起点打造周边配套设施,深入挖掘与传播顶蛳山贝丘遗址文化,以首府市民需求为导向,建设一批乡村田园型、生态观光型、科普教育型和文化体验型的旅游产品,构建顶蛳山文化旅游圈。

  一带:滨江都市发展带。紧抓南宁市百里秀美邕江的建设机遇,以万达茂文旅商业项目为龙头,以龙岗新型城市设区为抓手,整合邕宁城区沿江资源,做好蒲庙旅游码头的连接工作,整合牛湾区工业科技旅游项目,打造南宁具有“旅游+”产业融合特质的都市产业发展带。

  一路:邕宁旅游1号公路。以现有交通网络和规划的交通走向为基础,以资源产品聚集区、重点村镇为控制节点,本着“内外联通,有机循环”的理念,建设城区全城环形“旅游1号公路”大环线,分为主线、对外支线和对内支线三个等级,以沿路农业景观、村坡景观和上水景观为卖点,以沿线旅游景区景点为引爆点,配备完善的公共服务、基础服务设施,打造一流的户外旅游线路。

  “七组团”——

  即壮韵那蒙、樱花那贵、香流溪谷、百味坛里、摩崖石刻、果香坛墩、花炮中和7个组团,分别以那蒙坡综合示范区、那贵樱花休闲度假区、自治区四星级香流溪热带水果产业(核心)示范区、百味坛里、那游度假山庄和徐汉林纪念馆,雷婆岭摩崖石刻和滕氏古寨,坛墩生态综合示范村,“二月二抢花炮”等自然、人文、古迹景观为基础,打造乡村休闲度假、红色文化体验、生态美食体验、主题文化旅游等多主题景区。

  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邕宁区在全域旅游大规划下,制定了《邕宁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成为邕宁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注脚。

  根据《邕宁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邕宁区乡村旅游总体布局为“一心、两带、五区”:

  “一心”,即以邕宁区城区及旅游集散中心为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管理与服务中心。

  “两带”,即沿八尺江-邕江生态农业农耕文化体验带、新江乡村生态旅游综合示范带。

  “五区”,指以良勇、那路、联团、华康等为主的蒲庙休闲农业旅游示范区;以屯了村、那楼社区、三江村、坛墩村等为主的那楼生态养生文化体验区;以红星村、华达村、南华村、平派村、新平村、百济社区等为主的百济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区;以镇龙社区、那良村为中心的硕龙祈福文化旅游区;以中和社区、孙头村为主的中和民俗文化体验区。

  “一心、两带、五区”共同构成空间错落有致、层级结构分明的邕宁区乡村旅游空间布局结构。

  3胸中有丘壑凿石堆山河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

  一年多来,邕宁区克服旅游基础薄弱、财力支撑不足等先天缺陷,依托优良的自然资源禀赋、人文民情风俗等,按《规划》实施重点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打造旅游品牌。

  对照“创特”标准,补齐硬件短板。邕宁区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旅游服务全域化。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大对旅游公路、步道、厕所、标识标牌、城区游客集散中心、广西旅游咨询服务中心(邕宁)、智慧旅游服务体系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目前,邕宁区增开了多条路线的旅游专线车,那贵坡樱花园、百味坛里田园综合体、那蒙坡、田野乡村旅游区等景区景点在前期创建阶段已初步进行景区内标识系统的提升。

  邕宁区将旅游基础较好、条件相对成熟、可创分值较高的项目列为“创特”重点攻坚项目,并出台《2018年邕宁区创特重点项目“100天攻坚战”实施方案》,梳理出特色,挖掘与打造一批A级景区、乡村旅游区、农家乐、星级酒店,建设A级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系统、旅游集散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项目。

  做强旅游产品,丰富旅游资源。邕宁区依托南宁万达茂、园博园、乡村旅游等旅游资源优势,拓展邕宁旅游市场。举办好2018邕宁区迎“园博”生态文化旅游年各项活动;围绕“喜迎园博会”主题,积极策划将民俗节庆、“邕宁味道”生榨米粉文化旅游美食节、“锦绣邕宁”生态文旅一日游、体育旅游等活动与“迎园博”主题旅游活动深度融合。

  以“创特”为依托,邕宁区大力开发特色农产品、旅游农产品的包装和深加工。如蒲庙生榨米粉、百济芝麻鸭、那楼淮山、那楼丝绸、新江辣椒、中和沃柑等特色“土货”,以旅游产品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未来,“创特”将成为邕宁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

  以“创特”为契机,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如:在旅游1号公路沿线形成一批菜品风味独特、服务环境优良、文化主题突出的特色餐馆;形成一批建筑风格独特、民俗风情显著的特色酒店和精品民宿;形成一批建筑规模适宜、生产环境卫生、生产产品绿色的特色旅游商品生产基地或家庭作坊;组建培养一批表演专业出色、节目精彩、民俗风情显著的特色旅游节庆表演团队。

  以“创特”为契机,促进产业融合升级。如:

  “旅游+农业”:依托邕宁区境内的田园风光、生态环境、农事习俗等,通过农业休闲基地连片建设、农业休闲带带状发展、农业养生种植基地特色建设等形式,推动旅游业与农业的融合发展。

  “旅游+文化”:通过旅游节庆活动、演艺娱乐节目、文化旅游景区等形式,加强邕宁区本土特色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此外,邕宁区在“创特”过程中,注重旅游与商贸、康养、体育、教育等多产业的融合升级。

  力争到2020年,邕宁区旅游接待总人数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达到120亿元人民币,旅游总消费占邕宁区GDP的40%以上,旅游住宿设施总床位数达到1.5万张,旅游从业人数占城乡就业人口的3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在500-1000元,100%完成年度旅游脱贫攻坚任务。 (黄升模 熊千梅 黄琳雅)

彩虹映新区。 张艺军/摄
 
壮族“三月三”,粽香怡人。张艺军/摄
 
那贵新貌。 卢虹灵/摄
 
园博园顶蛳山花海。 张艺军/摄
 
百味坛里。 潘美宁/摄
 
流光溢彩的万达茂夜景。 张艺军/摄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