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30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扶绥5月27日讯(记者 刘帅龙 潘锦才 见习记者 金凯乐)巍巍笔架山,悠悠左江河。扶绥,隶属崇左市。灵性的山河,造就了扶绥县这座钟灵毓秀的宝地。这里,水土富硒,是难得一遇的自然宝库;这里,更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西历史名茶——姑辽茶的故乡。

  因循大自然慷慨的馈赠,扶绥县政府发挥地缘优势推进“一村一品”建设,积极带动各村打造独有品牌。东门土鸡、板包香糯、富硒大米……不断统一、规范化的种养流程,使得产品质量产生了质的飞跃,随着一个个品牌商标的成功注册,越来越多的村享受到了销路大开带来的红利。2017年度,扶绥县11个村脱贫摘帽,3620人成功脱贫。脱贫攻坚,扶绥县正扬起风帆,大步前行。

  “‘一村一品’就是引导每村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并且为特色产业注册商标,从而提升特色产业的品牌价值,促使贫困户脱贫致富。”扶绥县扶贫办副主任韦彩武介绍说,“目前包括姑辽茶、富硒大米等已有8个村成功注册了品牌商标。”24日,记者走进了东门镇六头村与柳桥镇坡利村,一探“一村一品”建设之究竟。

钟灵毓秀神仙地 千年姑辽焕新生

  姑辽茶属乔木型,汲日月之辉,养山水之灵,对地理条件要求极高故无法大面积种植,今存姑辽茶多属野生,最高树龄逾千年。走进六头村姑辽屯的千年古茶山,记者来到了位于山腰的茶农农世权家中。农世权,2017年的脱贫户,家中世代依靠门前的几株茶树为生。

  “以前就是自己摘了茶叶晒干后拿去卖,那时半公斤茶刚卖得30元,加上技术不好做的茶不好看,根本赚不到钱。”农世权说:“后来政府来组织种茶技术培训,屯里面也开了合作社,产量质量就高了,加上注册了姑辽茶这个商标,现在半公斤茶可以卖到500元,2017年我就脱贫咯。”

  姑辽茶,因在同类茶中最富茶多酚,故能起到一定强身健体之功效。2014年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经扶绥县政府多年的品牌及技术推广,如今已成六头村的致富之道。“以前的技术一天只能生产5公斤茶,现在通过合作社一天能生产250公斤以上。”据六头村驻村第一书记罗景年介绍,2016年,在政府指导下,村里成立了合作社,通过引入现代生产技术及对制茶工序的规范化,成功将姑辽茶品牌推向市场,目前通过种植姑辽茶,六头村户均收入达21000元以上。

黑土绿水聚宝盘 富硒生态赢市场

  柳桥镇坡利村,当地土壤为富饶的黑土,土壤中“长寿元素”硒的含量达0.75mg/kg,灌溉水源40公里范围内无工矿等污染源。在崇左市农业局、农科所的指导下,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2017年坡利村开始主打富硒生态米种植,其中富硒生态稻米种植基地的产品先后通过广西益谱和广西富硒协会的检测,被认定为“富硒农产品”,并成功注册“绥柳”牌商标。

  村民程超然便是依靠种植富硒生态米成功脱贫的典型。“通过合作社承包了6亩田种富硒米,去年赚了差不多两万元呢。”程超然笑呵呵的对记者说,“以前这个米卖2.6元/公斤,自从检测富硒并注册(商标)成功后,现在都卖到了20元/公斤(黑米),好多北京上海那边的人过来买,都不够卖的。”

  据坡利村第一书记农蕙菱介绍,坡利村将农民零散的土地化零为整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种植,目前已形成300亩连片的富硒米产品种植基地。村委更通过合作社承包模式,组织村民及贫困户投入其中,仅2017年7月至今,村中已有2户贫困户成功脱贫。

  “我们的目标是秉持产业脱贫,就业脱贫的原则,让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的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对未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的贫困家庭我们通过资源整合教会他们一项实用技术,组织他们到县里三大园区就近就业,实现真脱贫、脱真贫。”韦彩武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