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的山,绿绿的水。春姑娘来了,八步区莲塘镇炭冲村马鞍寨的随园里,花红柳绿,波光粼粼。
“寨子里的变化可大了,简单来说就是环境美了,人心齐,产业旺!”近日,炭冲村村主任彭福步与记者聊起这些年马鞍寨的变化,心里美滋滋的。
马鞍寨距城区18公里,交通便利。自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来,马鞍寨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村民自筹资金、投工投劳,利用突出的农林生态资源优势,打造“学农公园”“微田园”,将农业、教育、旅游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农促教-以教促旅-以旅促农”的现代特色循环经济,2017年成功捧回“广西乡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牌匾。
“以前,村民把各种生活垃圾、厨余垃圾随处乱丢乱倒,还不好管。如今,环境美了,村民自觉做到垃圾分类投放,真是美了环境‘醉’了心。”漫步在马鞍寨的村道上,干净整洁的水泥村道和美丽的乡村景色让人耳目一新。彭福步接着介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马鞍寨要做的不仅是把这些年的建设成果巩固好,还要不断创造新的价值,让村民安居乐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马鞍寨挖掘整合相关资源,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着力打造精品旅游村。
环境美了,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前些年,村里搞建设遇到征拆问题,免不了要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去年底,进村主道要扩宽改造,村民彭育茂二话没说,自己动手拆除了影响道路施工的猪圈。”彭福步认为,这就是变化,说明村民参与公共事业的意识增强了。
村民自己动手建设,当地政府也大力支持,整合相关的专项资金,完善马鞍寨的基础设施。目前,马鞍寨已经建成公益事业楼1栋、标准化的村级卫生所1处、自来水厂1座,还完成了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公共灯光篮球场、卫生所、村公所、学生生活实践基地、停车场、环形村道、旅游登山小道、戏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通过改善村里的环境和村民的精神面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达到拴心留人的目的。”采访中,彭福步向记者透露,马鞍寨在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方面,已经开始发力,休闲餐厅和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前段时间村里还组织开展了“素食节”尝鲜活动,整体反响不错。
马鞍寨的核心区是随园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延伸农、旅、游链条,扩展乡村游的广度与深度,增强游客的体验感,炭冲村分别在军屯寨、炭冲寨、王屋排进行产业布局和景观打造。
“在炭冲寨我们以树龄达200年的古榕树为核心,打造古榕休闲片区,并在周边种下了80多亩桃树和70余亩三华李;在王屋排,去年底我们种下了60亩的黄花菜,目前长势良好……”彭福步说,“整村推进,力促农业产业规模化,接下来马鞍寨将继续按照规划,发展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农家乐、山泉水上乐园、塘边垂钓等,形成有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桂区]组织辖区重点乡村旅游企业赴八步区、富川县开展乡村旅游学习考察活动
2018年3月9日,贺州市平桂区外事旅游局组织辖区内公会、羊头等乡镇政府宣传委员,小凉河农庄、千紫蓝、香桂缘、柿木园、龙景玫瑰园等重点乡村旅游企业负责人一行20人赴八步区、富川瑶族自治县调研学习乡村旅游发展先进经验。 【详细】
[八步区]积极备耕造林打造“金山银山”
“去年我种了8亩杉树,今年准备再种10亩。”春节还没过完,八步区南乡镇的吴大哥就扛着锄头在山上忙开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好时节。在这个备耕造林的关键时期,八步区抢抓造林时机,全面推动八步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全区完成整地备耕3.2万亩,完成中幼林抚 【详细】
[八步区]秋冬菜年产值超7.5亿元
2月24日,在位于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的福塔世深蔬菜种植场,村民正在菜地里忙碌。这个种植场有一块80亩的蔬菜帮扶基地,每年辐射带动80多户贫困户参与蔬菜生产,他们一边在种植场打工拿工资,一边自己种植秋冬菜当“小老板”。 【详细】
[八步区]选聘生态护林员 助力脱贫攻坚战
为实施好党中央“利用生态补偿和生态保护工程资金使当地有劳动能力的部分贫困人口转为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的扶贫措施,八步区围绕全区脱贫攻坚目标,大力推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 【详细】
[八步区]农民乐“托管” “清闲”增收入
在贺州市的八步区,今年秋收时节出现“奇怪”的现象:信都镇北津村、大宁镇忠福村的田间地头,很多农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忙碌,而是在一旁看“热闹”,把田里稻谷“甩手”给当地供销社土地托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