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第八届“薪火相传——传统村落守护者”颁奖仪式在浙江省松阳县举行,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荣获“传统村落守护者杰出团队”奖,成为全国五个获奖团队之一。
“薪火相传”活动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于2008年推出,现已成功举办了八届,先后有100多位个人和团体获得文化遗产保护杰出人物和杰出团队的荣誉称号。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博物馆结合本地实际,有序有效推进三江侗族传统村落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工作。为整合传统村落民族文化资源,发展优势产业,三江博物馆根据各村民族文化特色特点,推出一乡一精品、一寨一特色项目,分别在独峒、梅林、林溪、同乐等乡镇建立了“侗画”“侗族乐器”“木构建筑”“侗族百家宴”“侗族刺绣”“民族手工艺品”等六大文化产业基地,通过“传统村落+传承项目+传承基地+传承人”等有效模式,走一条经济与文化相互动,以文化旅游相结合,推动传统村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记者 谢永辉)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三江侗乡百年风雨桥
12月6日航空拍摄的横跨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浔江上的“世界最长风雨桥”三江风雨桥。三江风雨桥位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浔江河面上,桥基部分为月牙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桥上部分为侗族特色风雨桥木质建筑。 【详细】
南宁又有八个村屯列入广西传统村落 加大保护力度
青砖灰瓦,飞檐翘角,古巷悠深,古建筑群纵横交错,古桥与明月共映在水中……这是传统村落呈现出的美丽古韵,也是古人为今人留下的历史足迹。记者28日从南宁市城乡建委获悉,南宁市西乡塘区坛洛镇坛洛老街等8个村屯获列第二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 【详细】
三江县八江镇福田村发展产业帮助农民脱贫侧记
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福田村辖13个村民小组,有465户共1842人,2015年识别贫困户187户共744人。该村耕地面积为890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种植茶叶。人多地少、村民文化水平较低、缺少技术、交通不便等,成了影响该村村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原因。 【详细】
[三江县]城镇化建设:韵奇 旅游旺 百姓乐
近年来,三江侗族自治县本着民族特色是魂、生态环境是魄、惠及百姓的旅游产业是载体的发展理念,在城镇化建设中将三者巧妙融合,让侗乡在可持续发展中展现了独特魅力。 【详细】
罗城:侗族同胞闹“鱼节”庆丰收
11月11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大蒙村纳冷屯侗族同胞在田间抓鱼。当日是农历十月十二,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龙岸镇大蒙村纳冷屯侗族同胞举办一年一度传统民俗闹“鱼节”活动,邀请游客和附近村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