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9日 来源:玉林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福绵区注重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坚持党建与扶贫工作同落实,在该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中开展“一联三帮”助力脱贫攻坚大行动,探索推行“支部+X”党建促扶贫新模式,凸显党员在扶贫攻坚中的先锋帮扶引领作用,较好实现党建、扶贫工作两者深度融合。

  福绵区236个基层党组织、2000多名党员参与其中,共结成帮扶对子1790个,帮助贫困户确定创业项目236个,落实创业资金超1000万元,帮助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300多名,帮助解决贫困户生产生活困难2000多件,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工作。

  “一联三帮”党员先锋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福绵区通过实施“一联三帮”助力脱贫攻坚大行动,有效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脱贫。

  “一联”即党员联系贫困户,党支部、干部、党员通过联村联户,找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坚持责任夯实,注重发挥党员队伍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力军”作用,为脱贫攻坚夯基础强堡垒。

  “三帮”则是党员帮思想转化、帮技术资金、帮就业创业。福绵区始终将党建和扶贫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广泛宣传扶贫政策,向贫困村民输送技术、资金,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切实将各项扶贫措施落到了实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思想政策帮扶转观念。福绵区通过发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回乡干部、大学生村官等“六支队伍”,进村入户向帮扶对象宣讲国家扶贫、惠农政策,并为村民举行多元化的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共向贫困群众发放宣传资料12000多份,举办“微讲堂”250多期,举办专题文艺晚会26场,有效激发了帮扶对象的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技术资金帮扶富穷亲。福绵区一方面利用农村党员大培训、党员远程教育平台,结合送课上门等方式对帮扶对象进行培训,使其掌握1~2门职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另一方面利用金融扶持政策,如银行、信用社的小额扶贫贷款政策等,为帮扶对象提供创业资金支持。今年以来,共有3500多名帮扶对象接受了相关技术培训,46户帮扶对象成功通过银行信贷帮扶政策借贷到创业资金共300多万元。

  就业创业帮扶授以渔。福绵区还整合部门资源,对无创业能力但有劳动能力的帮扶对象,在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后,积极为帮扶对象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帮助帮扶对象转移就业,推动贫困群众就业脱贫。对有创业能力的帮扶对象,引导和扶持帮扶对象发展1个以上“短、平、快”项目,并全程跟踪帮扶对象创业情况,帮助解决创业中遇到的困难。

  “支部+X”探索党建促脱贫的新路子

  福绵区在抓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党建强”才能带动“贫困户富”的理念,探索推行“支部+X”党建促扶贫新模式,通过强化党组织引航,利用专业协会深度融合产业基地、公司、移动网络、电商等平台,创建组团帮扶攻坚模式,不断拓宽困难群众增收渠道。

  “党支部+协会+基地”抱团发展。福绵区实施“党支部+协会+贫困户+基地”新模式,通过党支部引导贫困户创建贫困户专业合作社,建立合作社种植基地,让贫困户当合作社、协会的股东和工人,最大限度激发贫困户生产热情。党支部为贫困户合作社提供组织支持和服务指导,壮大和保障贫困户合作社的运转,帮助贫困户实现产业增收。

  “党支部+协会+移动网络”增效增收。福绵区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和协会党支部党员队伍的引领示范作用,紧跟时代步伐,开拓移动终端市场。村党支部和第一书记创建“福绵善诚”微信群,协会党支部指导贫困户种植生态农产品,第一书记和村党员负责利用“福绵善诚”微信群进行授信销售,为贫困村的贫困户无偿提供代销代购信息发布服务,将本村的土特产销往城市,有效拓宽了销售渠道,激发了贫困村、贫困户种养绿色本地产品的积极性,促进了群众增收。目前福绵区在区、镇、村三级建立了“福绵善诚”微信群88个,拥有固定群成员3500多人,其中贫困人口500多人,6个镇26个贫困村微信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

  “党支部+协会+电商”资源共享。在福绵区“两轴六园两带”产业新体系下,依托本地特色产业,把协会党支部延伸到电子商务创业园、村易通等平台,把党支部建在电商产业链上,贫困村第一书记作为贫困村级电商服务点的负责人,积极与电商企业村级网站的站长沟通对接,联合种养协会,三者密切配合,引导会员、社员和贫困户开展交流合作、抱团发展,做到链条共建、资金共担、技术共培、信息共享、产品共销,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经营风险,扩大销售面,通过打造“红色电商”党建品牌推动经济发展,目前已建立20个村级电商服务点,惠及群众10万多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