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做工,不仅能赚劳务费,年底还能分红。”8月23日,乐业牙意猕猴桃产业扶贫示范园区里,陈彩仙高兴地对记者说。
陈彩仙工作的园区建有党支部,全名叫甘田镇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联合党支部。这个采取“联合党支部+园区+合作社+农户”的园区,是该县“党建+产业”扶贫的一个典型。近年来,乐业县深化“党建+产业”扶贫机制,开启了“党组织+龙头企业+农户”“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
牙意猕猴桃产业扶贫示范园区,实行联合党支部、承包老板与农户联合管理,共同分利的经营模式,即在联合党支部的沟通协调下,每15亩由1户贫困户参与管理分红,按30%的利润分给管理的农户;向参与管理的贫困户每亩每年支付1000元工资;向以小额扶贫贷款入股的贫困户每年分红5000元。这样就与贫困户形成了利益联结机制。“我们看到了奔头。”陈彩仙说。
该县采取政策、资金、技术扶持,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发展“领头羊”。如今,该县培养成特色水果、畜牧养殖、库区养殖等7个有机亿元产业,辐射带动群众参与经营管理,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实施“党建+产业”扶贫模式过程中,乐业县还采取各项措施做好服务。为使种养大户、个体企业主、务工青年等“经济能人”安心创业,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致富作用,该县在办证、办照、法律服务、技术指导、土地流转等方面实行“一站式”服务。
县雅长乡八坝村村民王文刚,便是“一站式”服务的受益者。2014年3月,该县通过爱德基金项目和退耕后续产业发展项目为该村创建了山羊养殖示范小区。在乡党委的帮助下,王文刚获得养羊本钱。八坝村村民从开始的试探性养殖发展到成批养殖。目前,这些养殖户年均纯收入达2.1万元。
据统计,在各级党组织的“党建+产业”扶贫机制下,该县共培育各类产业合作社134个,产业型党支部18个,受益贫困户近5千户,逐步创建了符合县情实际的“党建+产业”脱贫机制。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乐业县]8千人移民乡打造出2条亿元产业带
一个仅8636人的库区移民小乡,却成功打造出“林下”、“水上” 2条亿元产业带,着实令人刮目相看。日前,记者驱车前往一探究竟。 【详细】
[乐业县]推出金融扶贫“个人套餐”
7月27日,乐业县在全县8个乡镇同步召开扶贫小额信贷捆绑龙头企业签约现场会,签约捆绑龙头企业的贫困户共408户,发放贷款1748.8万元。据了解,从今年起,该县以贫困人口为小额信贷对象,根据个人能力情况,采取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和企业捆绑帮扶的“私人订制”模式,全方 【详细】
[扶绥县]筛选17个产业扶贫项目 更贴近农村实际
8月9日,笔者从持绥县扶贫部门了解到,为解决贫困村早日脱贫摘帽问题,该县日前出台产业扶贫政策,筛选出17个产业扶持项目并分步推进 【详细】
[乐业县]采取“党建+”模式助推精准扶贫
乐业讯 今年以来,乐业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途径,不断创新方法,牢固树立“党建+精准扶贫”理念,通过“党建+技能提升”、“党建+产业发展”、“党建+关爱服务”、“党建+干部帮扶”模式等新举措,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