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5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李荣报 陈仁宝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德保讯 登高远眺,决胜小康的宏伟目标胜利在望;扬帆起航,富民强县的伟大事业指日可待。7月7日下午,中共德保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胜利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积极引领新常态 奋力决胜“十三五”为实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党委工作报告。《报告》描绘了未来5年全县的宏伟发展蓝图,为该县未来五年的发展确立了纲领、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坚定了决胜全面小康的信心。

  在刚刚过去的“十二五”,该县全面推进生态工业县、特色农业县、旅游文化县、山水宜居县、平安和谐县“五大发展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整个经济呈现了“一产回升、二产提速、三产增效”的特点。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是2010年的1.41、1.45、2.0、1.53、1.93、9.67倍;全县氧化铝产值突破50亿元、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基本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为“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站在新的发展起点,该县绘好蓝图,确立了“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主打五大富民产业,确保五个翻番,实现两个同步”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一区两地三城”,奋力冲刺“十三五”,共圆全面小康梦。

  转型升级,壮大经济。推进“工业二次创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走“一区多园”发展模式,打造马隘生态铝产业和足荣综合产业“两个超百亿元”产业园区。着力在铝水、铝、锰精深加工产业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建立完善生态铝产业体系,促进锰产业品牌化、低碳化发展,努力培育和发展光伏、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创新园区运营管理模式,努力实现“管理、建设、招商、运营、服务”专业化管理,力争德保工业集中区纳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壮大脐橙、桑蚕、山楂、黑猪、油茶等特色产业,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打好德保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旅游产品“三张牌”,推动第三产业提质增效。力争到202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6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财政收入突破1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4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实现“五个翻番”。

  精准扶贫,脱贫奔康。按照农业产业覆盖支撑脱贫、工业产业拉动加快脱贫、务工就业增加收入促进脱贫、易地搬迁改善生活助力脱贫的方式,狠抓“1+20”扶贫文件落实,精心实施脱贫攻坚“八个一批”、“十大行动”和“十个到村到户”。因户施策,因人指导,对鳏寡孤独的特困户通过政策“养”起来,对有技能的劳动者通过合作组织“联”起来,对居住在偏远山区的贫困户通过移民安置“搬”出来,对多种贫困原因叠加的贫困户通过综合施策“扶”起来。努力实现贫困对象联系帮扶全覆盖、脱贫政策落实全覆盖、增收产业全覆盖、贫困村产业合作社全覆盖。确保到2018年全县7.0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科学规划,城乡一体。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战略,通过“三城联创”,创新城市管理,打造生态绿色家园。美化、绿化、亮化云山、后龙山、芳山、红山,打造“夜德保”魅力之城。规划建设鉴河湿地公园,全力抓好鉴河两岸景观带建设,努力建设山水互融、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按照“南拓北延”,以县城为中心,推进马隘镇和足荣镇协调发展,推进城市扩容提质;推进东凌、敬德、燕峒3个节点乡镇城镇整体规划,形成“一主两辅三节点”的总体布局,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力争到2020年县城区面积达到11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6.8%。

  改善民生,增进福祉。坚持教育优先,加快德保第二高中、县城第四小学、县第三幼儿园、乡镇中小学校、中心幼儿园等项目建设,完善资助体系,保障适龄儿童、少年都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文体惠民,重点推进图书馆、博物馆、老年人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项目建设,努力实现乡镇、村(社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全覆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解人民看病之忧。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具体政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李荣报 陈仁宝)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