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1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黄尚宁 官华锋 唐广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95831468361517742.jpg

产业向园区集聚,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图为陆川北部工业集中区一角

  ■核心阅读

  近年来,陆川县以规划为引领,以创新为手段,积极尝试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路子,探索形成了工业集中“节地”、产业转移“让地”、规划新村“腾地”、土地流转“富地”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资源节约集约新模式。2016年6月,陆川县被国土资源部评为第三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是玉林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

  1

  园区框定:工业集中“节地”

  盛夏时节,记者一行来到玉林市以南约4公里处的陆川县北部工业集中区,只见拔地而起的厂房鳞次栉比,此起彼伏的机声不绝于耳,满载货物的车辆川流不息。

  这个规划面积达26平方公里的工业区,是自治区A类产业园,坐落在陆川县珊罗镇、马坡镇、平乐镇、米场镇、沙湖镇等。经过10多年的建设,规模初显,蔚为壮观。

  在华润水泥(陆川)有限公司,陪同采访的县国土资源局领导介绍说:“该公司2012年落户,总投资11亿元,仅用地150亩,投资强度达730万元/亩,远高于自治区对一类产业园区水泥制造用地要求的105万元/亩控制性指标。”

  “华润水泥(陆川)有限公司的‘节地经’,仅是我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一个缩影。”陆川县一位分管领导的话充满了自豪。

  据介绍,陆川县是“中国铁锅之都”和全国最大的小型挖掘机生产出口基地。近年来,随着中国500强企业——玉柴集团产业链整体向南延伸,陆川工业经济飞速发展,但人多地少的县情使县域经济越来越受到土地资源的“掣肘”。

  如何破解用地难题这位县领导谈到,工业是陆川县的用地大户,从工业节地入手,就抓住了资源节约集约的“牛鼻子”。

  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要求,该县加强用地规划引导,将所有新上工业项目规划进园区,科学安排各类项目用地的结构、布局和比例,使土地利用规划与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协调统一。

  同时,在园区空间组织形式、用地结构调控、投资强度、容积率上下功夫,统筹考虑道路、住宅、水、电等基础设施用地,使规划后的园区用地较零散项目建设用地节约40%以上

  园区框定,工业向园区集中,破解了用地难题,提高了工业集聚效应。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区内外知名企业等一大批企业进驻园区,形成了以玉柴配套产业为母体,以机械、农业、化工、建材、饲料等产业为驱动力的发展新格局。

  如今,园区工业产值已由建园初期的2000万元发展到107.88亿元,固定资产投入强度达2637.82万元/公顷,远高于广西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实现了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2

  沿江整治:产业转移“让地”

  发源于境内的九洲江是陆川的母亲河,也是广东省雷州半岛近400万人口的重要饮用水源。近年来,由于县城周边环境容量低,九洲江水质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013年8月,两广高层作出联手整治九洲江的决定,共同破解跨省流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难题。2015年9月,九州江流域上升为国家级跨省区生态补偿机制自设示范点。

  陆川县委、县政府抓住时机,把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融入到环境综合整治中,引导分布在九洲江流域各乡镇的工业企业,统一搬迁到新规划的九洲江流域中小企业产业转移园,严格项目用地规模管控。

  企业搬迁后让出了土地,既便于沿江环境保护治理,又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据统计,目前,该县已累计在九洲江禁养区清拆养猪场840家,清拆面积24万平方米,整治涉水企业9家。

  记者在陆川县国土资源局了解到,该局利用土地整治项目参与沿江环境整治,推动生态乡村示范带建设。在乌石镇吹塘村、蒙村和龙化村,该局实施的九洲江沿岸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规模达23.28公顷。原本零散破碎、高低不平的地块,土地平整后变成了整齐划一的农田,排灌系统、田间道路等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至今,该县已引进业主投资7000多万元,在平整区规划建设了乌石镇吹塘生态公园、龙化放生园等生态乡村示范点,形成了集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业基地。

  3

  旧村改造:规划新村“腾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陆川农民建房方兴未艾。但因缺乏规划,违规建设颇多,给耕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不利影响。

  为解决违规占地建房问题,陆川县国土资源局加强规划引导,按照撤并小村庄、建设大村庄的思路, 打破村组界线,鼓励农民逐步向规划好的新村聚居。对“建新拆旧”腾出来的土地,及时通过增减挂钩、土地整治等方式复垦,或在上面修建绿地。

  “迁村‘腾地’、建村‘节地’,在这一拆一建中,我们至少收到了两次节地的效果。”陆川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詹宗利形象地说。

  沙坡镇茶子山庄和历山新庄就是旧村改造节地的成功范例。

  茶子山庄现有56户280多人,仅有水田面积34亩。山庄原有旧房基本上都是解放初期建造的,房屋破烂不堪,环境卫生极差。当地村民在原址基础上“拆旧建新”,彻底告别了过去住天地楼的习俗。目前,全村已建成两室一厅的套间39套、单间31间,建筑面积3161平方米,节地效果明显。

  历山新庄原是沙坡镇仙山村一个村民集中居住区,有28户130多人,过去村民建房无规划,房屋整体布局差,自然影响到了村庄环境。2014年,村民们在政府引导下投入260多万元规划建设新村,共拆除旧房850平方米,新建面积为4600平方米的住房43套,户型全部是30~94平方米的标准套房,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又节约了土地。

  4

  整地提质:土地流转“富地”

  以土地整治为引领,推进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是陆川县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又一高招。

  近几年来,该县国土资源局创新土地整治模式,鼓励农民自发组织、自愿投工投劳、自主开展耕地整治,着力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

  乌石镇龙化村中草药种植基地就是土地流转“富地”的成功样板。

  为解决九洲江流域840家养猪场清拆后出现的农民增收出路问题,陆川县规划建设了中药材专属区,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避免了“养殖回潮”。

  如今,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共流转土地500亩,连片种植了何首乌等中草药品种。种植中草药的劳动力全部从当地农户中聘请,农民们既享受地租红利,又能打工挣钱,扩展了增收渠道。

  “节约是大战略,节地是新常态。我们将以模范县创建活动为契机,继续发挥规划的整体管控作用,通过模式创新,节约集约利用好每一寸土地,为将来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陆川县领导如此表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