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26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贾丽平 刘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日前,一家农业企业的工作人员来到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东升、里市两个贫困村,为13户贫困户送来第一批扶贫猪苗。“有农业专家来给我们上了培训课,过几天还要上门给猪苗检疫。等猪养大了,公司保底价收购。我们对养猪脱贫很有信心。”贫困户潘大嫂说。这是龙胜各族自治县以“公司+合作社+农户”形式对贫困户开展精准帮扶的一个场景。

  “龙胜将重点对4541户贫困户进行生产扶持、对676户贫困户进行转移就业扶持,对2300户贫困户进行金融扶持……”县扶贫办负责人杨彦琼说。也就是说,该县扶贫涉及农业、林业、水产畜牧、人社等多个部门。

  去年,龙胜1400多名驻村干部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对贫困户入户打分,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在建档立卡阶段,又走村串户根据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最终统计出全县贫困户的精准数据,并为每个贫困户制定脱贫计划。

  如今,各驻村工作组和帮扶干部对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家庭情况、子女上学情况、就业渠道、收入来源、扶贫策略等一清二楚。

  马堤乡芙蓉村曾是扶贫重点村。近年来,该村因地制宜种植高山无公害反季节蔬菜,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种植辣椒、茄子等反季节蔬菜850亩,蔬菜远销国外,带动80户贫困户脱贫,扶贫规模化效应显著。在芙蓉村蔬菜基地,一座座蔬菜大棚,配备了自动微喷系统,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在田里耕种,对面的山坡上是绿色有机茶叶种植基地,村里还建起保存蔬菜的大型冷库。“现在我们的蔬菜都卖到新加坡去了!”马堤乡芙蓉村党支书陈锋说起这些年的变化时,无比自豪。

  针对单一帮扶模式难以实现规模效应、成效也不显著的问题,龙胜着力以村屯为片区,以贫困户为量化单位实施帮扶,从点到片把贫困户聚集起来。一方面以村带户实施扶贫,发展村屯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村,让贫困村实现“抱团式”脱贫。另一方面围绕贫困户产业发展、转移就业、生态保护、教育扶贫等“量体裁衣”,明确对象、措施、步骤,以到村到户到人为核心,形成条块结合、无缝对接的网格化精准扶贫。

  今年年初,龙胜围绕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制定了21个扶贫配套文件,涉及交通、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小额信贷、移民搬迁等,有效整合了各部门的扶贫政策。通过发挥帮扶干部自身优势,结合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实际和帮扶需求,安排结对帮扶,打破了部门之间帮扶的壁垒和界限,在帮扶贫困户上连成一条线,一帮到底。

  4月中旬,龙胜召开的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工作部署会议明确,该县整体脱贫时间为2018年,并拟定了具体的脱贫计划:2016年脱贫15个村,脱贫8000人;2017年、2018年每年脱贫22个村,脱贫1.1万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