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让发展“引擎”更澎湃
——兴业县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探秘
GDP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财政收入增长10.6%……尽管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兴业县经济发展仍然一路高歌,蹄疾步稳,去年诸多关键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一个工业底子薄、成立不到20年的传统农业县,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产业振兴、逆势发展“核心就在于创新,用创新之力驱动产业变革,释放潜在生产力。”县委书记赖榜轰说。
新模式培育生态集约型现代农业
如今,在兴业一些农村,圈养的生猪住进了均价1000元一平方米的集体“公寓”。
3月15日,在该县大平山镇陈村,记者看到了一个新型养猪场——门口有假山花池,路旁有景观树,崭新的两层猪舍采用高架网床,生猪与排泄物隔层分离,空气中无明显臭味。
这里是陈村“生猪小散养户”集中养殖区。“养殖场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管理,散户将生猪迁入集中养殖,村里合作社统一饲养管理,并保价回收出栏肉猪。”合作社社长李烈介绍。目前,养殖场一期工程集中了24户村里散养户的1800头生猪,后续全村散养户将陆续集中。
当前,新的养殖模式正在兴业县迅速推广。该县是畜禽养殖大县,生猪和肉鸡养殖规模在广西名列前茅。近年来,随着禽畜养殖数量日益增多,其所带来的污染(主要是养猪业)已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
针对这一问题,兴业县创新养殖发展模式,在农村大力推行生猪小散户集中养殖统一管理。农村散养户通常在屋前屋后搭建猪舍,废水废物乱排,致使村里四处污水横流,空气中臭味飘荡。实行散养户集中管理后,污染问题便迎刃而解。
同时,该县还积极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采用“公司+农户”方式,高标准建造生态养殖小区,帮助贫困养殖户脱贫致富。据统计,目前兴业有近万家养猪户、1.4万多家养鸡户加入了“公司+农户”模式,近三年养殖户总收入达到94亿多元。
该县通过资金扶持等方式在上规模的集中养殖区、养殖场推广生态清洁的高架网床养殖技术。高架网床养殖场造价约每平方米1000元,政府补贴最高比例可达50%。
目前,该县已投入资金3230多万元,扶持建设生态养殖高架网床示范小区4个,高架网床示范场19个,建设生猪高架网床38幢,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全县集中到高架网床“集体宿舍”养殖的生猪达2.6万头。
除了养殖业,目前在水稻、水果等种植领域,兴业共有4万多户农户加入了“公司+农户”模式,种植面积共15万多亩。一些农业企业通过创新技术生产高端有机农产品,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值。比如该县百谷米业生产的有机富硒米,市场售价达到了40元每千克。
新技术重铸百亿元工业新支柱
“这台采用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双膛焚烧窑造价近4000万元,可节省燃煤和电近40%!”技术人员马双友指着面前一个三四层楼高的焚烧炉说。
3月14日,在兴业县葵阳镇建材产业园,记者看到了一条正在紧张施工的百万吨级碳酸钙生产线。马双友介绍,项目预计3个月后投产,所生产的高品质轻质碳酸钙售价达八九百元一吨。
地处桂东南的兴业县拥有极丰富且高品质的石灰石资源,裸露地表的储量近百亿吨,矿石氧化钙含量高达54%。在过去,当地石灰石开采行业野蛮生产,小矿场、小水泥厂密布,无序开采现象严重。石灰石被制成初级建材或作为原料运往外地,附加值很低。
近年来,兴业县转变发展思路,通过招商引资有针对性地引进高技术含量的大型碳酸钙生产企业和项目,用技术创新的力量推动石灰石开采产业的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对碳酸钙行业至关重要。碳酸钙分粗加工重质碳酸钙和精细加工的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主要用作建材,而轻质碳酸钙则可应用于从牙膏到轮胎的广阔领域。轻质碳酸钙市场空间广阔且附加值高,最高端的纳米级碳酸钙售价可达六七千元一吨。
“高品质轻质碳酸钙是碳酸钙行业的发展方向,我们将积极引导企业往新材料、生物制药、活性碳酸钙、纳米碳酸钙、打印机墨粉、3D打印材料等产业上延伸,争取打造碳酸钙百亿元产业链!”县长陆金学说。
百亿元产业的目标有着坚实的项目支撑。据统计,目前兴业县已建成投产的规模以上相关企业有20家,碳酸钙产业产值目前为5亿多元,但是有5个碳酸钙重大项目(包含两个百万吨级碳酸钙生产线)正在施工建设,同时有4个拟建重大项目已进入筹备阶段。这些项目全部竣工投产后,碳酸钙年产量将达380万吨,年产值预计达100亿元,年税收预计达6亿元以上。
陆金学表示,“十三五”期间,兴业力争培育出全国性的碳酸钙产业的龙头企业,将兴业碳酸钙产业纳入“广西碳酸钙产业千亿元示范基地”,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工业支柱产业。
新平台助力商贸服务业高飞
在兴业县石南镇南乡村,有一家开业半个月的“空店铺”。这家名为“淘农村服务站”的店里除了几件电器样品,就只有一台电脑和墙上的彩色大电视。但店里提供的业务却不少,“网上代购”“网上代售”“快递收发”……
其实这是一家网络电商公司的村级加盟服务点。加盟店店主黎光曼是本村人。村民在店里通过电脑在公司购物网站上选择物品下单,商品直接送到家里。
除了购物,服务点也兼具特产收集功能,附近的特色农产品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对外出售,实现“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当前,这样的电商农村服务网络正在兴业13个乡镇及广大农村全面铺开,其中不少服务点将直接在村级服务中心里运营。”负责此项业务的广东桂盟公司业务经理倪宏辉说。
当前,电子商务发展风起云涌,指示着未来商贸业的发展方向。但在我国中西部的乡镇及农村,由于平台限制,电商发展才刚刚起步。
为进一步推动商贸业的电商化发展,兴业在县城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的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作为整个电商网络的核心和中转站。去年12月11日,占地3000平方米的兴业县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正式运行。
在园区运营上,该县采取了“政府+协会+网商”的园区运营模式。政府层面出台了配套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引进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票据服务和大型电商服务平台、网络研发企业,对企业在租金、税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专注于农村电商的广东桂盟公司进驻产业园后,立即开始运作“淘农村”项目,同时在产业园内的“淘农村”服务总站开设了本地名优特产展示中心,50多家本地企业的名优特产全部通过电商购物平台对外销售。当地一家传统米饼企业将产品放上电商平台后,销量迅速增长了30%。
电子商务的大门刚刚打开,就迅速显示出对商贸业的强劲推动力。事实上,不少本地企业已经建立了电商网站,销售本公司产品。粗略统计,去年兴业县各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实现销售收入近亿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兴业县]五年减少贫困人口7万多人
近年来,兴业县进一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开展,围绕种植、养殖大做文章,让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找到了致富的门路。据统计,5年来该县共减少贫困人口7.98万人。 【详细】
赖榜轰:深化“1234”模式 打赢“提升进位”攻坚仗
兴业县2015年第四季度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的综合得分排名跃升至全区第33位,前进了63位,在全市排名第二,也是2015年度全市唯一自治区、市信访工作考核满分的县,取得了近十年来信访维稳工作最好成绩。日前,记者专访了兴业县委书记赖榜轰。 【详细】
兴业县“四举措”推动传统养殖向生态养殖转型
去年以来,兴业县以生态乡村活动为载体,结合精准扶贫,采取“四举措”推动传统养殖向生态养殖转型,初步实现畜禽养殖污染“减量化、无害化、生态化和资源化”。目前,全县已建成生猪高架网床生态养殖示范区7个,高架网床示范点(区)27个,生猪高架网床54幢,建筑面积4 【详细】
兴业县着力从四方面打造现代服务业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兴业县找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凸显特色,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现代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15年,现代服务业占全县GDP的比重提到了41%。 【详细】
兴业县建成玉林最大食用菌生产项目
日前,兴业福兴食用菌基地建成投产。该项目种植品种为台湾秀珍菇,于2015年10月落户兴业县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首期投资1000多万元,生产规模为年栽培150万袋菌包,年生产食用菌650多万吨,产值达800多万元,是玉林市目前最大的食用菌生产项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