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唐正芳 莫新雄 邬 裕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平南城区俯览。 蒙 海/摄

 

  平南县委书记潘汉胜到工业园检查工作。 平组宣/摄  

  平南县县长区杰深入镇隆镇盆龙村开展精准扶贫识别登记工作。 曾国阳/摄  

  惊险刺激的北帝山漂流。邬 裕/摄  

  平南千亩油菜花基地游人如织。 莫新雄 莫海南/摄 

  日益强盛的平南工业园。 邬 裕/摄

  位于平南县的华洋纳米碳酸钙项目生产基地。 邬 裕/摄  

  平南县农民工创业园。 莫新雄/摄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平南县经济发展逆势上扬!这是平南县践行‘三严三实’要求,适应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解难题,大力实施‘西江经济带项目建设三年攻坚计划’,推动县域经济平稳发展交出的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平南县委书记潘汉胜、县长区杰对平南的发展信心十足。

  2015年,平南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6亿元,增长11%;完成财政收入14.5亿元,增长1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7.2亿元,增长2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2.5亿元,增长2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9740元,增长12%……数据表明,全县经济发展逆势上扬。

  1 项目带动,经济发展快速前行

  问:2015年平南县经济发展逆势上扬得益于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这个战略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潘汉胜:今年我们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建设了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形成了带动型项目配套发展、长远项目履约落地、基础项目统筹建设的良好局面,项目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据统计,2015年组织实施重点项目132个,总投资达360亿元,年内投资达43亿元,实现了“西江经济带项目建设三年攻坚计划”良好开局。雄森生物科技园项目、宏朗(平南)铝业加工项目、达庆医疗器械生产项目、万机电子产品项目、柏力食品加工项目、珈德堡食品加工项目等重大项目建设均能按计划推进。

  重点工业项目捷报频传,平南纳米碳酸钙产业航母扬帆起航,恒祥钙业有限公司、华洋矿源材料有限公司和华燕矿源材料有限公司3家亿元税收矿产企业的建设和试产工作如火如荼,恒祥纳米碳酸钙项目实现投产。作为重点工业项目的华洋纳米碳酸钙项目总投资5.9亿元,今年计划投资1亿元,目前已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等主要工作,有望于明年底竣工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年产40万吨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年产值12亿元,缴税1亿元以上。

  园区是项目建设的平台和载体。新规划建设约1万亩的大成工业园,全县形成临江产业园、丹竹建材园、大成工业园、武林港现代物流园、平南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为重点的“一江五园”布局,筑牢工业集聚集约发展的平台。临江产业园现已有入园企业32家,总投资63亿元,已竣工投产8家。预计全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14%;工业增加值23.5亿元,同比增长11%。今年11月,全区农民工回乡创业园项目建设现场观摩培训班在平南举行,表明农民工回乡创业园建设工作获得了自治区认可。

  农业发展朝气蓬勃。以重大现代特色农业项目带动农业由“稳”转“活”。总投资3亿元的华新农产品亿元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落地,标志着平南县农业发展进入提档升级阶段。依托龙头企业的科技优势,带动农业综合开发,并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观光农业和旅游业。新引进总投资8亿元的富硒健康食品项目、总投资3亿元的水蛭养殖研发加工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润达西江生态现代农业游乐园项目、总投资6亿元的灵长类动物科研繁育及中医药研发生产项目、总投资6.9亿元的武林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等10多个农业产业化项目。

  2 统筹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问:随着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和自治区实施“双核驱动”战略,平南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它通高铁、高速公路,还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良深水港武林港。平南是如何抓城建提形象、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

  潘汉胜:近年来,平南县坚持一手抓城市、一手抓乡村,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管理,努力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最终使城市功能和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面貌明显改善。

  “十二五”以来,平南县的城市规模悄然“生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城面积扩大到3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42.9%。围绕西江打造“一江两岸”主题景观带,桥南江滨公园、江北拥军路滨江公园全面推进,对江两岸进行绿化亮化改造,城区10层以上高楼全部实现亮化改造;以南北江滨路和迎宾大道为主轴布局高楼大厦,20层以上的高楼从零发展到现在的30多栋。投资13亿元的龚州生态园免费对外开放,成为群众娱乐休闲的乐园和引以为豪的生态名片。此外,还按照建设美丽城镇的要求,启动了重点集镇规划建设。

  同时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于4月20日正式通车,结束了平南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梧州至柳州高速公路、西江二桥、武林港二期工程、武林港疏港大道-武林至上渡沿江公路提级改造项目、西江流域文化城、中心广场人防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期推进;龙祥大道建设项目、南迎宾大道综合管线项目预计年内竣工;平南火车站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完成站前广场主体建设和环广场道路水泥混凝土铺设;总投资2240万元的平南至同和、平安至蒋村、马练至新利已竣工验收,大坡至寺面公路已完成6.5公里水泥路,完成投资800万元。

  在城市面貌明显改观的同时,紧紧围绕“美丽平南·生态乡村”活动主题,建设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生态新农村:平南镇西村黄屋屯平坦而干净的水泥路连着各家各户,橙黄墙体红屋檐的一排排农家别墅错落有致,屋前屋后的绿化带修剪得整整齐齐;大新镇厉行屯完成了全屯外墙立面改造,修建了环屯路、环屯水渠、灯光球场、小型污水处理站等项目,建设超级水稻生产示范点;镇隆镇里河屯利用毗邻公路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业,建立大青枣、油菜花、草莓等基地,引来游客如织;大鹏镇罗德村大坪屯借助生态乡村建设的春风,投入800多万元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村寨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分配,以瑶族风情为格调建设,挖掘民族文化,全力打造瑶乡民族风情旅游村。今年以来,我们投入生态乡村建设资金达1.96亿元,改造完成自治区绿化示范屯23个、一般村屯1020个。

  平南不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注重生态、环保,还注重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今年共投资1.2亿元建设六陈饮水安全工程,优良的水质可解决6个乡镇、52个行政村、49所学校、共17.33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3 服务创新,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

  问:招商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抓手。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发展。平南在这方面是如何做的

  区杰: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江滨城市的目标,依托西江黄金水道和产业资源优势,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方式,为项目建设提供全程服务,有效推动招商引资再上新台阶。华新农产品亿元产业园项目是2014年引进的一家企业,我们通过优质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项目用地和后期融资等难题,使项目很快完成农产品综合加工厂建设并投入使用,投产后每年可收购、加工优质稻谷8万吨,带动当地粮农种植优质水稻20万亩次,为粮农增收2000万元。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是关键。“园中园”建设模式为我们招商引资打造了良好平台。平南县农民工创业园已签订投资意向书,该园计划总投资16亿元,由八桂公司负责对1000亩项目用地进行招商引资,引入一批配套的产业链项目,全力打造一个能形成产业集聚效应的“千亩创业科技园”。

  今年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据统计,1-11月,全县新引进县外投资项目65个(含意向),合同投资额144.5亿元;使用标房面积12.7万平方米,占年初标房总空置面积14.8万平方米的85.7%。共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8个(含意向项目),其中年产28万吨纸品项目、保利高圣诞树项目、平南县农民工创业园项目、得寨生态旅游园项目等4个项目的投资额超过10亿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

  4 审批提速,改革激发强劲活力

  问:审批服务中心是政府服务群众、联系群众的前沿阵地和桥梁纽带,是政府的形象窗口,要推进县域经济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就要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提质提速。这方面平南县是如何做的

  区杰:改革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我们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针对发展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进一步增强了发展的内生动力。在行政审批方面,我们一贯坚持“便民、廉洁、高效”的服务宗旨,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着力提高办事效率,优化审批流程,大力推进“先照后证”制度的改革。

  今年以来,平南县工商局先后开展了3次行政审批事项清理,共取消(减少)行政审批事项64项,承接行政审批事项11项,编制、修订、调整、新增审批事项541项。目前48个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全部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审批服务,审批事项2次提速,把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据统计,今年以来我们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事项12.1545万件,办结12.1543万件,当月受理办结率96.82%,办理提速率85.76%,群众满意率99.95%。

  5 改善民生,群众福祉不断提升

  问: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就是要让大众过上好日子。平南县是如何健全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民生福祉,满足群众的民生新需求的

  潘汉胜:保障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今年我们在各项民生保障项目方面成绩显著。

  精准扶贫拔穷根。自2011年启动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我们共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47亿多元,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2011年的17万减至2014年的8.05万,贫困发生率由23.9%下降到12.6%,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今年全力推进农田水利等民生工程项目建设,共投入资金1.24亿元,开工建设各类水利工程49(座)处,新增灌溉面积1.5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1.79万亩;解决了12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社会保障体系更完善。农村低保标准从2013年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目前的195元,城市低保从每人每月250元提高到350元,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由76%提高到78%;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今年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36%,投入1200多万元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据统计,今年以来我们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82.5%以上。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