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讯 秋收时节,河池市对宜州“刘三姐葡萄生态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考评验收,打出了331.3的高分,得分率为94.7%,达到了优秀标准。宜州农业基地大家庭又增加一个新成员。
宜州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通过农业基地化、区域化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该市长期扶持桑蚕产业,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连续9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桑园面积0.53万亩,总面积达33.3万亩,发放蚕种84.8万张,鲜茧产量达3.29万吨,养蚕收入12.2亿元,养蚕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60%以上。依托桑蚕资源优势,该市大力发展丝绸加工等中下游产业,引进并壮大一批茧丝绸精加工企业,形成以桑蚕养殖为基础、茧丝绸加工为主体。目前,全市缫丝加工企业13家,安装自动缫丝机144组5.76万绪,去年,全市茧丝绸工业产值达9亿多元。
该市瞄准桑枝食用菌市场,通过招商引资和整合资源的方式,先后建成了宜源、六坡、洛西和黄龙等6家规模以上食用菌企业。庆远、洛东、洛西、屏南等10个乡镇建成31个大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了全市1万多名菇农发展食用菌。仅今年上半年,全市顺季节食用菌生产鲜菇1.85万吨,产值1.33亿元。
如今,宜州的农业综合开发逐步实现了开发的区域化和基地化,全市建立了种桑养蚕、甘蔗、优质谷、立体养殖、葡萄示范、食用菌、花卉等基地。农业基地化后形成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洼地,促进了农、工、商一体化,提高了产品科技含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农业效益的提升。
(韦焕良 韦祖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宜州市“歌王歌圩”活动在会仙山景区拉开序幕
九月十九日,宜州市“歌王歌圩”活动在会仙山景区拉开序幕,来自宜州籍的十四位“广西民歌王”摆开“歌台”,这边唱来那边和,一首首原生态山歌让广大市民陶醉其中。 【详细】
[宜州市]推进“创特”和文化旅游节工作
9月10日,宜州市委书记周飞主持召开宜州市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工作第四次汇报会暨第六届刘三姐文化旅游节筹备工作第一次汇报会,听取“创特”推进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和文化旅游节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详细】
[宜州市]农业结构优化升级 农民增收
宜州市同德乡塘上村宁村屯李卫小在外面打拼多年后,借助土地流转这一平台,回到家乡成立党群理事会,瞄准高效益的特色产业,积极发展牛大力药材产业,希望在农村闯出一片新天地。李卫小说,自己已种植牛大力40亩,如果效益好的话,将带动周边群众一起来种植 【详细】
[宜州市]部署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8月26日,宜州市委书记周飞主持召开该市1至7月重大项目推进会。会议主要听取重大项目、主要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联系领导及责任单位关于项目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的情况汇报,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项目推进工作。 【详细】
[宜州市]部署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工作
宜州讯 8月26日,宜州市委书记周飞主持召开该市1至7月重大项目推进会。会议主要听取重大项目、主要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联系领导及责任单位关于项目建设进度及存在问题的情况汇报,帮助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并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项目推进工作。 目前,宜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