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4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伍凌锋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最近有好几个媒婆为村里的单身汉介绍对象呢!”“投资40多万元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马上就要动工建设了!”“前几天有老板来考察,准备租田地搞农业开发,荒芜多年的梯田也将有钱赚了。”……随着通村公路的路面水泥硬化工程快速推进,对于自治区级贫困村——— 灌阳县观音阁乡盘江村群众来说,可谓好事连连。

  据了解,盘江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距乡政府所在地约14公里,原来的道路是1997年“公路大决战”时,村民用锄头挖、肩挑背驮的方式,将不足2米的机耕路扩建而成,是全村群众出行的唯一通道。由于位于大山深处,自然条件差,加上年久失修,该道路严重影响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县乡党委、政府将该道路硬化作为加快盘江村脱贫致富进程的重中之重,采取“项目扶助、群众自筹、社会帮扶”的方式,积极筹备资金。“大概还有10来天就能全线通车了!”8月9日,正在组织村民对道路几处下塌方进行维修的村支书杨运基告诉笔者,从2014年6月份开工硬化,经过一年多的施工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

  近年来,作为自治区级贫困县的桂北灌阳县,把扶贫开发作为当地群众加快全面实现小康生活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各级各部门积极帮扶,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扶贫开发格局,扶贫事业取得明显成效。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2413元增加到2014年的4260元,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按照“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合力攻坚”的要求,该县认真落实党政机关领导和单位联系扶贫点工作制度,每年都组织260多个单位400多名干部到36个贫困村驻村挂点扶贫,为贫困村出点子、找路子,做好事、办实事。2011年以来,扶贫单位共为36个贫困村争取或投入资金8300多万元。

  在实际工作中,该县大力开展“造血式”扶贫,帮助贫困群众找到致富的支柱产业。2011以来,全县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708万元,实施“十百千”等产业化扶贫示范工程。扶持群众种植杉木、毛竹、红豆杉、油茶、雪梨、黑李、厚朴、蓝莓等经济林果4.2万亩,发展牛、生猪、竹鼠等特色养殖1.2万头(只)。全县36个“整村推进”贫困村达到了人均新种1亩以上、户均新种5亩以上经济作物或林果。投资200多万元,在唐景崧故居积极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同时,大力探索“扶贫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链式扶贫”新机制,为天然食品有限公司、黄关镇顺溪玉芳养殖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贴息贷款金额7800万元,其中扶贫贴息230万元。

  2011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144万元,实施水、电、路等农村设施建设项目275个。其中硬化屯路192条101.3公里、新建砂石屯路28条31.5公里、修复水毁公路26条27.1公里,新建桥梁2座、人饮工程13处,新建小水利1处,维修小水利7处。投入210万元开展“雨露计划”扶贫培训,惠及贫困农民9080人。36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实现公共医疗全覆盖。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