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6月25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记者周文俊 通讯员蒲庆锋 贾丽平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0多年前,我们大寨村人均年收入还不到700元,自从打通山路发展旅游,到去年底,村民年人均收入超过7500元了。”6月20日,正值端午,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大寨村里游人如织,村支书潘保玉看着眼前红红火火的旅游场景,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说。

  以旅游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是龙胜各族自治县行之有效的扶贫方式。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龙胜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积极把旅游业发展为核心支柱品牌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据统计,2014年,该县景区内村民家庭收入90%以上来自旅游产业,旅游业成为当地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助推器。

  “目前,我们正建设一张贯通全县10个乡镇和主要景区的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大路网,打造全县特色大景区,让全县人民共享旅游发展红利。”龙胜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坚持“绿色崛起”将旅游业打造为核心支柱产业

  龙胜地处越城岭山脉西南麓,重峦叠嶂,梯田层层,森林覆盖率达79.01%,山水资源独特丰富;境内住着苗瑶侗壮汉等各族群众,少数民族风情浓郁。

  “半边铁锅半边屋,半边床板半边窝”曾是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广大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历届龙胜县委、县政府和广大群众始终坚持绿色发展观,认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特别是近年来,该县县委明确提出“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战略,充分保护境内的青山绿水、文化古迹、民俗风情等,并依托境内的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将旅游业打造为核心支柱品牌产业,推动旅游兴县富民。

  “当前,桂林正加快推进国际旅游胜地建设,龙胜以此为契机,主动融入大桂林旅游圈,努力挖掘和打造龙胜特色品牌,全面推进龙胜旅游发展向生态化、品牌化、高端化、国际化转型升级。”龙胜县委主要负责人说。

  龙胜旅游资源丰富,有天下一绝的龙脊梯田、享誉中外的龙胜温泉,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梯田原乡、中国红玉之乡、富硒农产品之乡和多民族生态博物馆。为此,该县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抓手,不断加强旅游行业规范化管理,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龙脊梯田景区创建5A级景区工作和温泉升级改造等重点旅游工程项目,规划建设中国红玉交易中心;推出一系列富硒农产品特产和鸡血玉、滑石矿精细雕件等特色旅游纪念品;创建“百节龙胜”品牌,开发平等镇广南村千户侗寨、伟江乡洋湾村魅力苗寨等10多个特色村寨,打造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长廊;开发穿越彭祖坪、花坪等自然保护区精品徒步路线,主打“深呼吸”天然氧吧绿色体验项目,将龙胜旅游融合民族风情、农耕文化、生态休闲、健康养生等内容,不断丰富龙胜旅游的内涵。

  据统计,2014年,该县接待游客604.4万人次,同比增长43%;实现旅游总收入64.4亿元,同比增长54%,超过全县GDP的50%;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6017元,龙胜旅游扶贫成为全国标杆。

  建设旅游扶贫大路网 让更多贫困山区群众实现旅游致富

  作为全国旅游扶贫开发成功的典型,尽管旅游品质不断提升,但龙胜在推动旅游兴县富民同时也发现,旅游扶贫快车目前基本只开在东南片区,即龙胜镇、龙脊镇、泗水乡、江底乡一带。西北片的平等镇、伟江乡等地,虽然同样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长期以来由于地处偏远,旅游发展缓慢,贫困人口仍相对集中。

  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让更多贫困山区群众实现旅游致富这是当地群众的所期所盼,也成为县委、县政府心之所系、工作所重。

  “从年初开始,县四家班子领导频频出击。”龙胜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领导带着问题,先后到西北片区的伟江乡洋湾苗寨、小南山,平等镇广南侗寨,乐江乡宝赠村,三门镇鸡血玉展览中心及花坪原始森林保护区等进行调研。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充分论证后,提出“打造全县特色大景区 构筑旅游扶贫一盘棋”的战略思想,即打造一条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大路环线,将各乡镇特色村落和景观连接起来。

  “以后,龙胜就是个大景区,全体群众都是旅游开发参与者和受益者。”龙胜县委主要负责人说。为此,该县积极安排1000万规划资金,把“一盘棋”分成“五点一路”,“五点”即龙脊梯田、彭祖坪、龙胜温泉、南山、花坪,“一路”即连接全县10个乡镇的一个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大循环路网,总里程513公里,计划总概算投资8.46亿元。大路网一旦建成,将畅通龙脊梯田景区、潘内梯田景区、温泉景区、彭祖坪景区、小南山景区、西江坪景区、平等乐江红色旅游及侗乡民族风情旅游区、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主要景区,游客不回头即可把所有景区游遍。

  迅速抓落实 拉开旅游扶贫开发序幕

  蓝图已绘就,关键看落实。据龙胜县委宣传部介绍,全县大景区、“一盘棋”战略思想全面落地后,该县交通、旅游、扶贫、农业、林业、住建等各部门积极行动,全面拉开西北片区旅游扶贫开发序幕。

  目前,相关部门正逐个落实生态旅游扶贫开发大路网沿线景点的开发及保护,形成每个乡(镇)、每个民族的特色;严格村落保护,保护、修缮传统少数民族干栏式木制吊脚楼、风雨桥、古石板路、红军楼、古祠堂等建筑,严格禁止新盖、新建砖瓦房,深度挖掘少数民族传统节庆及习俗,保护和展示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同时,积极做大做强农副产品,让旅游带动农家乐、农产品特产销售,让旅游扶贫辐射带动农业、林业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该县将旅游扶贫开发与“生态乡村”建设深度融合。2015年落实生态乡村村屯绿化资金830万元,专门组织专家深入全县10个乡镇43个行政村的46个示范村屯,在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进行现场规划设计,在扮靓、美化乡村的同时,有效保护好原始生态环境。

  “大路网建设计划今年9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十三五’规划内全线完工。”龙胜县委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龙胜还有4万人口尚未脱贫,通过全县大景区、“一盘棋”战略,实现旅游红利全县人民共享,确保到“十三五”末实现和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