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5月03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莫彩花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隆林讯 今年以来,隆林各族自治县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全力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了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开门红”。1~3月,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1亿元,同比增长4.55%,其中农业总产值4977万元,林业总产值1551万元,牧业总产值1.38亿元,渔业总产值3222万元。

  农业生产稳定增长。截至3月底,全县完成粮食生产播种面积2.7万亩,同比增长7.14%;新种水果面积2516亩,同比增长87.7%;种植蔬菜1.39万亩,同比增长6.2%,产量6.28万吨,同比增长7.72%;茶叶面积1.02万亩,同比增长6.3%,产量1吨,同比增长100%。

  特色产业加快推进。1~3月,该县新种桑园面积9946.7亩,建设蚕房146座;落实烤烟种植面积32324.5亩,涉及10个乡镇63个村245个屯1388户农户,现已移栽面积23550亩;全县存栏生猪18.8万头、牛5.11万头、羊7.76万只、家禽90万羽,出栏生猪6.35万头、牛0.5万头、羊2.55万只、家禽38.82万羽;肉类总产量6120吨;水产品总产量3879吨。隆林黄牛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已于3月31日通过国家农业部专家评审,目前已进入公告阶段。

  认真实施精准扶贫。该县完成2015年贫困人口信息采集和录入,通过“精准扶贫、一户一策”的方式,组织市直、县直和乡镇共157个定点帮扶单位帮扶88个贫困村,8000多名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8138户33136人,把减贫目标与脱贫任务进行细化,将帮扶工作做到人对人、点对点、面对面,真正做到不稳定脱贫不撤离。1~3月,全县通过产业、助学、搬迁、务工等精准扶贫形式脱贫的群众共有3381户13891人。完成2015年广东帮扶示范点的选点及项目规划工作;完成2014年广州市越秀区帮扶项目验收工作和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帮扶项目规划编报工作。完成投放联合国援助乡村小额信贷(UNDP)资金29个组159笔31.8万元;完成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发放45万元;完成2014年度升上高职高专贫困家庭学生补助248人,补助资金12.4万元。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屯级道路85条266.85公里;完成中国农发行帮扶人饮工程项目50万元;开工建设138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积极推进“美丽隆林·生态乡村”道路硬化建设工作,分三期实施58条通村水泥路建设,总投资34537.3万元共531.533公里;新开工水利项目134个,项目总投资13953.56万元,续建水利项目23个,项目总投资9696.97万元;投资1834.16万元实施3个烟区水库水源工程;完成三轮河水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现已下达资金6570万元,水源规划、工程设计和相关专项规划正在抓紧编制;龙蛇坝水源德峨镇应急供水工程建设完成,正在进行机电设备安装,届时将彻底解决德峨镇驻地群众饮水难问题。

  生态建设强力推进。实施珠江防护林、退耕还林工程配套荒山造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4.4万亩;全县生态公益林补偿面积达到175.35万亩,年补偿林农2230万元;完成生态乡村绿化265个点、山上造林3.45万亩、义务植树47万株;完成各种苗木播种面积150亩、容器苗装杯150万杯、裸根苗500万株;调剂造林苗木609.5万株;新造油茶0.6万亩、核桃1.1万亩。

  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对全县农村电网全面升级改造,投入1.17亿元重点解决农村供电能力弱、电压质量差等问题。研究出台《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促进全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增加农民土地流转收益。组织开展林权证发放的查缺补漏工作,积极与各金融部门沟通协调,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全面开展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所有权“三权三证”为重点的抵押贷款业务,切实解决“三农”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莫彩花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