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4月16日 来源:来宾日报 作者:蓝春青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投入扶贫资金从2012年的2000多万元增长到2014年的3000多万元;全县在册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13.04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10.79万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底的5324元增长到2014年底的6709元……一串串数据折射出忻城县实施新一轮扶贫攻坚大战的力度及成效。

  近年来,忻城县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按照“一村一品一单位、一户一策一干部”的思路,探讨扶贫新模式,实施结对帮扶、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培训扶贫“到村到户”工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实现扶贫开发由“输血式”向“造血式”、由“粗放式”向“精准式”、由“救济式”向“开发式”扶贫转变,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结对帮扶:

  不让一个贫困村掉队

  “我们要以帮扶最贫困的村为突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其致富打下基础,还要靠当地干部、企业帮助贫困村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加快发展步伐,绝不让一个贫困村掉队。”县委书记谢大研在3月24日全县扶贫攻坚大会上强调。

  在精准扶贫的工作中,该县认真摸底调查、反复梳理,完成识别贫困村51个、贫困户30929户107914人。为解决“谁来帮”的问题,该县组织279名干部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与51个贫困村结对、2600多名干部职工与30929贫困户结对帮扶,确保每个贫困重点村都有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人帮,还鼓励企业、社会爱心人士参与帮扶行动。

  脱贫靠帮扶,帮扶靠大家。3月26日,该县在遂意乡弄凌屯召开“百家民营企业扶助百个贫困村”动员会,21家第一批结对帮扶企业与贫困村代表签订帮扶协议,并承诺通过捐资助学、发展产业、安置就业等方式助推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这标志着该县2015年新的扶贫工作正式启动。

  产业扶贫:

  不让一个贫困户返贫

  “今年我连片种植柠檬20多亩,种苗都是政府免费发放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了,农民脱贫致富有望了。”欧洞乡欧洞村么岜屯村民蓝云充满信心和期待。

  忻城素有“九分石头一分土,十个年景九个旱”之称,是典型的“国定贫困县”。如何发展大石山区经济,让贫困户脱贫而不返贫,关键靠产业扶贫。

  目前,产业扶贫已成为实现贫困户稳定脱贫、提高村集体收入的有力措施。在城关镇范团村已建起百头以上育肥牛养殖场2个,养牛农户200多户,年出栏肥牛1000多头,收入8000多万元,逐步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该镇尚宁村的百香果,思练镇的葛根、砂糖橘种植项目等均已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保障。除此之外,许多乡镇还充分利用山地种植柠檬、金银花等,努力实现“人均一亩果,人均一头牛,人均一万元”目标,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

  金融扶贫:

  让农民致富梦想成真

  “太好了,扩大养殖规模的资金有希望了,我的梦想马上就能实现了。”

  养殖大户樊献才听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实施金融扶贫工程可以无担保贷款时,忍不住叫了起来。他说,县里已经跟他联系,希望他扩大规模后,以他的养殖场为龙头,由他负责引进优良牛种,把牛仔赊给农民饲养,养大后统一回收、统一出售,按统一标准去除牛仔成本,剩余资金全部给群众,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

  为切实抓好扶贫工作,今年县政府出资1000万元设立“三农”金融服务信贷专项担保基金,为政府认可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在邮政储蓄银行来宾市分行的信贷业务提供风险担保与增信,该行按5~10倍放大信贷额度支持“三农”发展,满足扶贫对象扩大规模需求,支持贫困户与贫困户关联的种植、养殖等增收项目,帮助农民早日脱贫致富。

  此外,今年该县还计划投入资金300万元着重抓好百香果和柠檬种植、肥牛养殖、劳务输出等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投资3721万元建设贫困村通村水泥路、屯级道路66.6公里,实施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53处,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