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州讯 “搞集约化经营,一是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二是让甘蔗种植的整个流程,从种到收处于可控状态……”日前,广西日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小雨在签订土地承包经营合同后告诉笔者。该公司是宜州市今年引进的一家专业种植糖料蔗的企业,得益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扶持,该公司今年计划发展甘蔗种植面积约3500亩。
近年来,宜州市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加大甘蔗种植扶持力度,把加快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作为发展蔗糖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大培育、发展和壮大种植企业、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种植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型经营主体,着力打造一批产业“排头兵”,促进新型经营主体辐射带动蔗农获得稳定持续收益。
同时,宜州市积极发展土地租赁、承办、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加速推进甘蔗产业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进程。
目前,宜州市拥有50亩以上的专业种植大户超过500家、种植专业合作社20多个,拥有“双高”糖料蔗基地及集约化经营点19个,面积2万多亩,辐射带动农户7万多户。
(易宏高)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广西代表委员热议我区蔗糖产业发展: 让“甜蜜事业”再香甜
核心提示: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改进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办法,支农资金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广西作为我国最大的产糖省区,蔗糖产业的稳定、健康和持续发展,保障了我国食糖安全、可靠和有效供给。但是,随着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逐步接轨,近年来,糖业形 【详细】
宜州市干部支农闹春耕 农业生产掀高潮
一年之计在于春。宜州市龙头乡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全市“两会”精神为契机,立足“早”字,突出“快”字,组织广大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支农助农活动,掀起春耕生产新高潮 【详细】
[宜州市]唱好“林下经济”戏 念好“群众致富”经
宜州市立足生态发展理念,坚持“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原则,引领群众唱好“林下经济”戏、念好“山上致富”经,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详细】
宜州市祥贝乡里峒村第一书记覃桂萍:为民铺就致富路
宜州市祥贝乡里峒村“第一书记”覃桂萍,跳出就村抓村的局限,在全面分析里峒村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产业项目、人口结构的基础上,充分整合有限资源,既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也为将来发展打基础蓄后劲。 【详细】
[宜州市]特色农产品产销两旺 成农民增收主要渠道之一
眼下正是砂糖桔上市季节,在宜州市同德乡大安村砂糖桔种植地里,当地农民正在采摘果子,过秤装车,忙得不亦乐乎,好一派丰收的景象。由于果农采用无公害栽培方法,种出的砂糖桔清甜可口、色泽红润,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争相抢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