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28日 来源:右江日报 作者:方星云 岑运权 陆军安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你这次回老家可以多呆几天吗”

  “只能住一个晚上,明天要赶回去上班。”

  这是1月15日,平果市太平镇茶密村龙楼屯一位留守老人与屯里青年方根的对话实录。他所说的“回去”,指的是回县城的家。方根现在是一家私营企业的主管,妻子在一家超市上班,小孩在县城上学。类似的对话,近年来逢年过节在平果市农村经常听到。他们“归心似箭”的心情可以理解,毕竟,他们已经把心安放在城里。

  据了解,仅40多户人家的龙楼屯就有40多位农民在县城安家落户,成为名副其实的城里人。类似情况在平果市农村普遍存在。据匡算,目前平果市有3万多农村人口在县城购房置业,他们是该县日新月异的城镇化建设的推动者。

  城镇化的关键是农民的市民化,这是该县四大班子的共识。为了推动农民融入城市生活,把心安放在城里,县里从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入手,想方设法为农民排忧解难。

  安居才能安心

  “那时候买这房子就跟中彩票一样,要抽签,能买到是很光荣的事情。”说起在平果市农民进城务工小区买到房子的时候,住户黄大杰仍然掩饰不住一脸的兴奋。

  “如果不是政府为我们建这样的小区,靠我们微薄的收入想在县城买房根本想都不敢想。”黄大杰说,“以前我在一个林场打工,一个月有几百元收入。现在退休了能跟老伴在县城里养老真好。”

  2008年,为了让进城农民工在县城安家落户,平果市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安置进城农民工的生活小区,小区房子价格是商品房的一半左右。该小区对购买者进行严格资格审查,并邀请公证处公证,只销售给具有农村户口到平果打工的进城务工人员。这一举措不仅在当时深得人心,也为平果后来为进城务工人员再建保障房奠定了基础。

  同是“中标”后在农民进城务工小区买房的个体户蓝必强也深有感触。“我很早以前就到县城来摆摊,一直靠租房住,一个月两百多元的租金。多亏了政府的这个政策,不然我们哪里买得起几十万元的商品房。我们买的房子90平方米,要靠贷款才买得下这房子。”蓝必强说。

  据了解,截至2014年年底,平果市已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房6128套,目前在建1134套,到2016年该县住房保障覆盖率将达24.94%。

  乐业才能安心

  没有产业支撑,农民很难融入城市。平果市历届领导班子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

  2001年7月成立的平果工业园经过10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98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自治区级A类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了以铝产业和门业为主导,糖业、生物科技、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建材、刚玉、木材加工等多产业齐头并进的工业发展新格局,为农民就地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201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60亿元,实现利润12.06亿元,安排就业1.76万人。

  2014年以来,该县还大力推进2500亩的农民工创业园建设,主要发展电子科技、信息商务、建材、五金、门类、皮具、服装等产业。通过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等政策给予扶持,并在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促进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公共服务。同时,平果市重点推进市县联建的第二工业园区建设,构筑集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信息服务、产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发展平台,打造新兴产业园,促进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优学才能安心

  “望子成龙”同样是广大农民工的心愿。要使农民工进城进得来,住得稳,一个重要因素是要有优越的教育教学环境。

  2005年,平果市委、县政府在征询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将县城东面一块近6000亩的荒芜地开辟为大学园区,率先在广西设立县级大学园区,并成功将平果大学园区列入《广西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十一五”规划》。2006年,广西第一个县级大学园区——平果大学园区项目正式建成启动。目前,平果大学园区大学城占地面积1万亩,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平果附属学校、广西培贤国际职业学院等4所院校先后建成招生,在校大学生达1.2万人。平果市规划用10年的时间实现大学园区在校大学生达10万人的规模。

  以此为基础,该县加快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不断优化城乡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2013年,平果市把原在乡镇就读的初中生集中到县城就读,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目标;逐步让有意向、有条件的小学生到县城就读;在保留乡镇小学的基础上扩大城区小学的办学规模;继续实施“名校名师”工程,努力把平果打造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有名的“教育小镇”。

  共享才能安心

  要使农民真正成为城里人,关键所在是让他们与城市居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

  2014年4月,平果市制定多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落户县城——

  户籍政策上的优惠。在平果市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区内购买商品房或其他合法固定住所,务工或经商有1年以上的农村居民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含与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可申请将本人及直系亲属户口迁入房屋所在地,登记为城市居民户口,纳入社区户口管理;凡是在平果市城区务工的优秀农民工及其共同生活的配偶、直系亲属自愿转为城镇居民的,不受居住时间限制,凭相关证明由公安机关负责办理。

  原籍权益上的优惠。全县进城购房的农村居民,原籍地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在土地承包期内继续享受土地承包所享有的各种权益;原宅基地可以继续保留;继续拥有原有的承包林地等经营权,其他因土地、山林所产生的农业政策性补贴不变、集体权益不变。

  就业创业上的优惠。对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处于无业状态的进城落户人员,有意愿参加培训的,可到定点职业培训机构免费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成功并符合有关条件的,可申请办理小额担保贴息贷款。属“零就业家庭”的,可享受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就业援助,推荐就业。

  社会保险上的优惠。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为其建立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从事自由职业者,按照城镇户籍人员同等待遇办理社会保险,可按规定自愿选择享受农村或城镇养老政策。

  子女入学上的优惠。随迁子女与其他城镇常住居民子女一样享有同等的教育权利。属家庭经济困难的,通过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设立助学金、实施扶贫帮困工程等方式,帮助其完成义务教育。

  医保社保上的优惠。进城落户当年可继续享受新农合报销政策,次年起,可选择参加新农合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享受城镇居民的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居住县城超过一年的原籍农村低保户或迁入县城后需要申请城镇低保的,可以根据有关条件优先转为城镇低保户或评定审核。

  住所住房上的优惠。农村居民或外来人口到县城落户后,自身经济条件限制无固定住房的,可适当安排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

  由于千方百计让农民融入城市生活,平果市城镇化步伐大大加快。城区面积由2005年的10平方公里增加到2013年的23.9平方公里,增长了1.39倍;城市人口由2005年的8.2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8.5万人,增长了1.2倍;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5.4%增加到2013年的41.5%,提高了16.1个百分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