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1月13日 来源:来宾日报 作者:莫益路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厂门外排如长龙的运蔗车,车间里隆隆的机声,仓库里源源不断运进的产品……这些热闹的声音,奏响了广西农垦糖业集团红河制糖有限公司丰收的乐章: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该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5.99879亿元,上交税金2324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与该企业一里之遥的姊妹公司广西农垦糖业集团天成、华成两家纸业有限公司,同样是热火朝天的生产场面,成绩喜人:2014年,这两家公司的工业总产值分别完成2.49181亿元、3.41557亿元。

  这是新年伊始,笔者在兴宾区红河产业园采访时了解到的最新数据。

  “2014年,我区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创新举措,积极为企业生产保驾护航,新增了5家规模以上企业,全区累计有12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区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54亿元,增长6.9%;在这些规模以上企业的牵引拉动下,全区完成区属工业总产值40.93亿元,增长5.2%。”1月11日,兴宾区工业指挥部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迎着新年的太阳,站在城南区远眺,只见裕达新世纪项目17栋分别高达30层的商品楼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直冲云霄。“这些项目总投资7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2.7亿元。”兴宾区宾信公司总经理黄杰说。2014年,兴宾区有22个重大项目作为来宾市统筹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2.7775亿元。

  不仅如此,兴宾区借助红河产业园、城东产业园、兴宾“园中园”和三五石材产业园等“四园”的平台,招商引资继续迎来“牛市”:2014年,该区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共92个,到位资金78.97亿元,完成来宾市下达目标任务71亿元的111.22%。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2014年,在工业、重大投资项目、招商引资这三辆“马车”的支撑和拉动下,兴宾区财税收入厚积薄发,源源不断,组成了令人兴奋的数字:全区完成财政收入8.91亿元,增长2.17%。

  这边财政大袋子装满钱,那边农民的小钱袋子同样涨满。2014年,兴宾区围绕“转变作风,服务民生”的思路,以“用90%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调查研究,10%做好决策;拿10%作部署,90%抓落实”的时不我待、心无旁骛谋发展的精神,以100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奖励项目资金为“催化剂”,刺激“粮食、甘蔗、畜牧、蔬菜、水果、林业、桑蚕”等七大传统优势产业蒸蒸日上,变大变强,奏响田野丰收之歌:实现粮食总产量30.56万吨;2014/2015年榨季预计完成进厂原料蔗700万吨,农民人均有蔗产量超过10吨,全国最大县级糖料蔗生产基地的地位更加巩固;蔬菜种植面积34.2万亩;出栏生猪58.43万头,连续8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发放各种惠民补贴9527.44万元。再加上累计有12万人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渠道可谓丰富多样,组成了2014年人均纯收入完成8652元,增长10.5%的可观数据。

  与此同时,2014年,兴宾区实施为民办实事项目工程10大类49个项目共269个子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32818.6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106387.61万元。其中包括68条村村通水泥路、4000套危房改造指标、51个人饮项目、97229名60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金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项目,这些项目,就像阳光一样温暖地照耀在110万兴宾区人民的身上,幸福指数节节高。

  事物之间总有着千丝万缕的“一荣俱荣”的关系,兴宾区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这两项稳中有升的数字,影响了其他重大经济指标增长。据初步统计,2014年,该区分别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6.2亿元,增长4.8%;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55亿元,增长3.15%;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6亿元,增长21.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94亿元,增长11.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完成26857元,增长10%。兴宾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完美“收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