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04日 来源:左江日报 作者:黄小芳 陈文圣 陆华勇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图为驮卢镇宽阔的马路和统一立面装饰的民居。韦芳兰摄 

  12月2日,江州区驮卢镇。

  漂亮的新居,林立的商铺,宽阔的马路,涌动的人流……无不透出“百年商埠”的繁华与活力。

  “水绕山环,百家之市。”驮卢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四通八达。自古以来为左江流域重要商埠,素有“小南宁”之称。

  早在1995年,驮卢就被当时的国家建设部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2年又被自治区评为自治区文明乡镇、列为自治区重点镇。

  但近年来,由于受财力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驮卢城镇化开始落后于其他先进乡镇。

  加快城镇化建设,改善集镇面貌,是民之所盼、民之所愿。

  去年9月,新到任的江州区委书记黄云革以深圳发展的眼光和角度审视江州,并依托江州区的各种优势,提出了江州区“三角一圈”科学发展布局。

  其中,驮卢镇、左江华侨农场、那隆镇、左州镇作为一个角,形成一个组团,重点发展城镇化建设和商贸产业。

  至此,驮卢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式提上议事日程。

  一张蓝图绘新景。该区邀请清华大学城镇规划团队“把脉”驮卢城镇化建设,提出按照“城乡统筹、园镇结合、扩容提质、科学布局”的规划原则,形成工业、商住、生态一体化的区域特色,使驮卢在“三角一圈”科学布局中独树一帜。

  今年2月10日,驮卢镇新型城镇化综合开发建设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3亿元,包括新区开发建设、旧城修复改造、房地产开发、集镇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建设等,分三期实施,到2016年年底完成。

  该区要求把驮卢城镇化建设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来抓,成立领导机构,由区委书记、区长亲自挂帅,并抽调住建、财政、国土等部门人员进驻驮卢镇开展工作。

  “我们对集镇内闲置的大块土地进行盘活开发,这一创新举措有效解决了基础设施资金投入的难题。”驮卢镇党委书记梁国华说,该镇加大对粮所、原粮油公司、原碳肥厂、供销社用地等集镇闲置地块进行盘活开发,使驮卢镇率先在江州区开发建设第一个乡镇商业房地产项目。

  与此同时,驮卢镇新型城镇化建设还走出了商贸型、工业型和生态型“三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子。

  “商贸型”城镇化方面,该镇重点打造两个板块:把旧城区打造成为具有“驮卢味道”的古色古香商贸风情街,打造历史与现代相融为一体的商贸区;把新城区建设成为城乡结合的商贸区。

  “工业型”城镇化方面,该镇依托左江华侨工业园区,实行园镇联体发展,以工促农,扩大城镇框架。

  “生态型”城镇化方面,该镇重点打造驮卢镇至桃花岛10公里左江文化旅游线路。

  目前,驮卢新型城镇化建设进展顺利,累计投入资金超过3000万元,基本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主要完成了1.5公里长的集镇精品线路建设、民权街和商会会址修复项目及旧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前期工作等。同时,驮卢污水处理厂、幸福花园小区房地产、驮卢大戏台、垃圾中转、燃气站等项目正在推进中。

  看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驮卢居民从内心感叹:驮卢变新了、变美了、变大了,变得更有活力了。

  最近,市委、市政府召开推进“以城促增”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迅速掀起“以城促增”新高潮。

  “说明我们抓对了。市委、市政府关于‘以城促增’的要求,为驮卢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12月2日,黄云革到驮卢镇幸福家园小区检查指导工作,看到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时高兴地说。黄云革要求该区各有关部门要再接再厉,加快施工进度,把驮卢新型城镇化建设打造成为全市“以城促增”新样本,重振“百年商埠”新辉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