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蒙山,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一项项以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为目标的项目工程正按照马年的时间表如期推进。
作为蒙山县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重点工程之一的长寿阁,主体工程在8月份完成建设后,很快便转入内外装修。如今,五层高的塔楼建筑内外,工人或制作各种反映“寿”文化的饰板,或对墙体进行彩绘,或完善阁楼的门窗等设施……“整个工程已完成项目总投资的九成以上,现正按有关施工工艺完善楼阁各层的彩绘和长寿阁广场的地板铺设,预计下月下旬即可竣工。”长寿阁工程项目经理卢洪早说。
其实,长寿阁的建设只是蒙山县冲刺年底经济社会目标的一个缩影。在湄江县城至茶山水库沿线和古西河沿线,每天均有上百名工人在多个作业面清理表土、砌筑防洪堤,改善河道及两岸的设施。据了解,这两个河段防洪堤是蒙山县实施湄江两岸环境综合整治和创建旅游名县的重要节点工程,总投资两千多万元,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
此外,蒙山县永安古城、古榕公园、梁羽生武侠文化博览园、旅游集散中心、万寿谷、天书峡谷、水韵瑶寨等七个旅游项目也在陆续建成或加快建设中,已完成投资7100多万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八成以上。
“针对县财政底子较为薄弱的情况,我们通过整合城镇化、水利、交通、旅游等方面的财政资金,集中力量加快县城水系防洪堤建设,提升湄江、古西河等现成水系的形象,进一步夯实旅游名县的基础设施。”蒙山县县长宋彤宇说。
在加快推进以旅游为重点的城镇道路、景区、防洪堤等旅游项目建设的同时,蒙山县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依托茧丝绸创业园区,充分抓住东绸西移的战略机遇,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落户创业园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在蒙山县五丰丝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所有生产线已全部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但近千平方米的车间仅有寥寥几名工人在巡查和操作。“剑杆织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织丝断裂导致的故障,并大幅提升了织绸的效率。”该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说。
蒙山县茧丝绸创业园管委会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管委会联合县工信等部门,加大对企业的联合服务力度,保障创业园区各织绸企业的电力供应,引导企业通过生产技术改造,引进剑杆织机,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园区内的华虹、五丰、华顺等织绸企业已淘汰有梭织机400多台,全部更新为剑杆织机。
与此同时,随着年产1.5万吨松香深加工项目、欧蒙年产15万平方米人造板等项目的建成,以及一批老企业技改和整合的陆续完成,蒙山县今年工业产值将有望突破75亿元,优势工业的成效将进一步显现。
“我们将围绕创建广西特色旅游名县的目标,立足生态优势,在优势工业、特色农业、精品城镇等方面做足‘特’的文章,把工业、农业、城镇等融入旅游因素,夯实旅游名县基础,以推动经济社会其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蒙山县委书记秦金敏说。
据统计,截至10月底,蒙山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1.9亿元、固定社会资产投资38.4亿元,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2.2%、83.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3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沙埠镇望埠村红联果场:有生态 有希望
“我们基地里的台湾大果桑已经开始成熟了。”3月27日,记者随同市农业局的科技人员,从黎合江沿着G325国道前行,经过六景高速公路金桔出口不远,就可以看到望埠村路边不甚起眼的果场招牌。车子往右一拐,几间简易平房面前,台湾农民企业家赖忠治已经笑呵呵地迎了过来,热 【详细】
灵川公平乡:生态美带来农家富
近日,笔者来到灵川县公平乡联合村委大埠村,只见房前屋后绿树掩映,田地青翠葱郁,不见禽畜乱跑,村道整洁干净。一栋栋具有桂北民居建筑风格的小别墅错落有致,村内村外道路也都铺成了水泥路,村前的花圃与村中的别墅楼房相得益彰。 【详细】
百色市加速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今年力争搬迁4500户约2万人
近日,记者从市发改、扶贫部门获悉,我市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推进迅速,各县区均成立了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指挥协调机构,制定了2014年县级扶贫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完成了2014年搬迁对象的登记造册工作,基本确定我市2014~2020年计划搬迁4.5万户约18万人。今年力争搬迁4500户约 【详细】
[大化县]着力发展现代特色生态农业
在土地稀少的大石山区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可谓步履维艰。面对种种制约,大化瑶族自治县立足实际,着眼绿色、健康、安全等因素,着力推动现代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详细】
[天峨县]开发扶贫经济生态效益兼顾
近年来,天峨县结合实际,创新开展扶贫工作,以贫困户为主要对象,以巩固解决温饱、降低返贫率为重点,积极探索产业覆盖、基础提升、民生保障、生态保护“四位一体”的开发扶贫新模式。2013年至2014年,该县投入各类扶贫项目资金2.6亿元;仅2014年,减少贫困人口5500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