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笔者驱车沿着平坦的边境公路赴那坡县边境乡镇采访时看到:波浪起伏的桑园蕉林,绿荫间红瓦白墙的小洋房,往深山延伸的崭新硬化道路,边民脸上洋溢的笑颜,都显示着扶贫攻坚大会战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该县启动新一轮扶贫攻坚大会战,走出了一条从给钱给物到扶产业送技术,从单家独户“输血”到全盘“造血”,从“全面撒胡椒粉”到有的放矢、精准到户的扶贫新路。截至2013年,该县贫困人口减至8.84万人。今年预计脱贫1.4万人,4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15万。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3042元增加到2013年的4024元,今年预计达到4628元。
产业提质,激发扶贫内生动力
在百合乡那乐村村委大院旁,一栋两层楼房的34间屋子全部装上了空调,窗户封得严严实实,让外来人觉得好奇。原来,这是该村于2011年统一建起的标准蚕房,实行统一管理,蚕宝宝安逸地在空调房里健康成长、吐丝结茧。
“我们村的养蚕实现了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消毒、统一饲养、统一销售。”那乐村村支书黄关勇告诉笔者,该村452户有310户养蚕,几乎都建起了带空调房的标准蚕房。全村1116亩桑园,年产蚕茧7万多公斤,2013年产值41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6100元。蚕农家家户户建起了楼房,村里的轿车已经有10几辆,有的还买了近30万元的越野车。
据了解,该县采取“桑蚕+食用菌+公司(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在平孟、百合、百南、百都等乡镇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桑枝打碎后用于生产食用菌棒,形成“田—桑—蚕—菇—有机肥料—田”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今年,全县累计桑园种植达4.9万亩,截至目前,全县生产菌棒已达65万棒。
该县在新一轮扶贫攻坚大会战中,加快优化农业产业的区域布局,南部乡镇以桑蚕产业为重点,突出抓好芒果、火龙果、柑橘、西贡蕉等亚热带特色水果以及姜黄、板蓝根等中草药和软枝油茶、杉木种植、林下养殖产业;北部山区抓好以田七为主,以山豆根和板蓝根为辅的中草药产业,大力发展大果枇杷、艳红桃等适应高寒山区的特色水果及育肥牛、山羊等养殖产业,初步形成“南桑北药、林果并举、种养特优”的产业格局。
整村推进,精准扶贫啃“硬骨头”
2011年以来,该县在边境0~20公里范围内实施114个兴边富民行动大会战项目,投入资金1.85亿元,重点实施茅危房改造、交通、饮水、供电、通电视、沼气池建设、坡改梯等工程。2012年,该县制定出台了41个贫困村的 “十二五”整村推进规划。41个贫困村均派区、市、县相关单位的骨干担任第一书记,指导整村推进工作。党员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户,全县结对帮扶贫困村群众2877对。
“我们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基层,到贫困群众家走访,了解情况和解决问题,落实帮扶和涉农项目。经过摸底,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发展增收的思路:41个贫困村和面上贫困户发展桑园、山豆根、软枝油茶种植。”该县县委书记蓝树东说。
在整体推进中,南宁对口帮扶,中国南车集团、广东、广州定点帮扶,慈善机构、社会团体、爱心人士,中直、区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帮扶力度逐年加大。2011年以来,扶贫开发资金总投入1.5亿元,平均每年达到4989.83万元。
经过两年的帮扶,目前全县41个贫困村的面貌明显改观:截至2013年底,1.18万人实现脱贫;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3949元,年平均增长21.1%;危房改造4269户,改造率为67.4%;贫困村村委会所在地通硬化道路为100%;5.3万人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占41个贫困村总人口的90.2%。
“软扶贫”,润物无声斩“穷根”
该县既抓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扶贫”,又抓教育扶贫、智力扶贫、文化扶贫等看不见、利长远的“软扶贫”,促进了“造血扶贫”。
永乐村是个贫困村,这里的学校原来只有两栋破旧的小教学楼和一间简陋的食堂,没有宿舍,寄宿的学生只能住在由教室改装的宿舍。永乐村完小校长李汶洋告诉笔者,该校在中国南车集团援建下,投资120万元进行了改扩建。“县里还计划把该校建成标准的寄宿学校,新建学生宿舍楼和12套教师周转房,届时可以吸纳500多名学生,周边6个村屯的孩子上学更方便了。”
近年来,该县全面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义务教育免学杂费就学。同时,该县专门成立县委书记、县长教育奖励基金,每年安排专款作为教育发展奖励资金,主要用于教研、教改、教师培训、教学奖励、贫困大学生助学金等支出。今年金秋开学,该县受助的贫困大学生达200人次,受助资金95万元;1064名贫困大学新生顺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总额达638万元。
该县还强力推进“农民农技素质提升工程”,重点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确保每个村的每项主导产业都有1~3名以上的乡土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据介绍,该县计划两年内,围绕桑蚕、水果、中草药等产业,加大对41个贫困村共4100人的培训工作。
今年年底,百色—德保一靖西—那坡的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那坡的交通区位条件将极大改善,21万那坡各族群众正沿着脱贫致富的道路“和着鼓点,踏歌而行”。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花样南宁”催旺苗木产业
“花样南宁”催旺苗木产业——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打响品牌 4月1日,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鲜花盛开。 眼下正是花卉苗木销售的旺季。3月31日,记者在南宁市兴宁区十里花卉长廊 【详细】
百色市加速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今年力争搬迁4500户约2万人
近日,记者从市发改、扶贫部门获悉,我市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推进迅速,各县区均成立了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指挥协调机构,制定了2014年县级扶贫生态移民实施方案,完成了2014年搬迁对象的登记造册工作,基本确定我市2014~2020年计划搬迁4.5万户约18万人。今年力争搬迁4500户约 【详细】
桂林米粉"蓄势"连锁扩张 到2020年有望形成百亿元产业
最近一帮在北京的桂林人众筹资金要在京城开连锁店,欲让正宗口味的桂林米粉在北京乃至全国市场推广。再加上前不久的全国“两会”上,习大大对桂林米粉的一番感慨,让桂林米粉在全国“火”了一把。如何把桂林米粉的这把“火”烧得更旺,并持续发展、扩张发展?这在全国都引 【详细】
[江州区]部署286个项目加快推进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
3月30日,在崇左市江州区新华路排水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两台大型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一台在前面挖掘土方,另一台把泥土装进大卡车。施工现场,江州区分管项目的工作人员正在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给崇左 【详细】
柳北区倾力打造“漂亮产业” 花农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以上
3月30日,在柳州市柳北区万亩花卉苗木基地,天姿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财宝和工人一起,动手把一株株大果樱桃树苗从大货车上卸下来。陈财宝是台湾人,这批共3000株大果樱桃树苗是辗转从台湾运过来种植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