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紧紧围绕“强力推进、跨越发展”的发展总基调,立足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宣传,努力营造“亲商、和商、容商、富商”的良好环境,让环境优县引凤筑巢,推动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迈上新台阶。2013年,全县实施招商引资内资项目达28个,项目投资总额24.8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6.46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16亿元的103%。外资项目1个,项目投资总额510万美元,实际到位资金510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500万美元的102%。
罗城旅游、水、矿产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极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去年,该县实行“五个一”工作机制,开展“县长企业接待日”、“政务公开日”活动和实施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帮助企业解决用地、用电、融资等难题,努力营造“亲商、和商、容商、富商”的良好环境。组织县直单位成立12支200多人的服务队,集中到县民族文化广场开展政策宣传、咨询服务活动,接受4300多名群众咨询,发放宣传资料32000多份,现场解答企业主和群众问题43件,进一步增强了县内外客商和企业主到该县投资的信心,激发了群众参与服务企业、多渠道引资的积极性。水煤浆、百通兽药、宝之泉、中天酒庄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续落地建设。在第十届东盟博览会上,成功签约了有机农业综合开发、旅游开发2个新兴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达16亿元。
该县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办法,组团(队)到区内的南宁、柳州、桂林,以及区外湖北、广东、上海等地参观考察,主动与客商洽谈。编印《广西罗城投资指南》,大力推介罗城的投资环境、基础设施、资源状况、风土人情、优惠政策及拟招商项目,接待应邀来访外商40多人次,为吸引外商到罗城投资打下良好基础。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推介罗城。成功举办中国·罗城第二届仫佬族依饭文化节,成为推介罗城、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科学发展的有效平台。2013年,该县还通过派出小分队招商、举办老乡联谊会、召开外来客商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动态跟踪、捕捉各领域、各产业的招商信息,促使目标效果最大化,从而以点带面,逐步带动各界人士自主参与招商、全民招商的新局面。同时,严把项目入口关,坚决贯彻“招商选资”的理念,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2013年,该县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围绕“金木水火土”5大资源进行择商选商,招大引强,吸引大项目、大集团和行业龙头企业落户,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金”,引导和争取扶持涉重金属企业进行技改、转产或升级改造,重点抓好引进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项目。“木”,发展人造板、细工木板,提高附加值。“水”,做大做强天然山泉水产业,成功打造“九千万”、“纳翁”、“见力”饮用天然泉水品牌;重点利用江河资源继续对外招商,筛选一些大企业、大集团参与罗城工业水体开发,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火”,加快推进年产100万吨水煤浆项目开工建设工作,并深度挖掘和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打造绿色经济。“土”,发挥闲置山地、坡地资源,扩大特色农业项目招商,积极开发战略性新型产业项目、新型工业产业和绿色种养业项目,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 (蒙增师)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罗城一季度为农民工追薪229.58万元
4月14日,笔者从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社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县继续认真做好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努力完善维权工作机制,推动农民工维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一季度,该县共为175名农民工追回工资229.58万元,切实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详细】
[罗城县]林业年生产总值达16.5亿元
在生态富民产业发展中,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坚持生态建设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大力促进核桃产业、林产品深加工、苗木花卉产业等竞相发展,形成了“枝繁叶茂”林兴民富生态美的新局面。目前,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94万亩,森林蓄积 【详细】
[罗城县]2.5亿元“整乡推进”扶贫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于2014年4月启动开发扶贫“整乡推进”黄金镇示范点项目建设,通过利用专项扶贫资金、整合部门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等,目前已投入2.5亿元,实施扶贫项目7大类18项80个子项目,涉及试点乡镇村屯道路、集中供水设施、电网改造、土地整治、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 【详细】
罗城编纂出版《抗战·1945》
4月15日,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党史办透露,该办编纂出版了《抗战·1945——罗城、天河抗战史实》一书,揭露日军的侵略罪行,记录当地民众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保卫家园的历史事实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