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6日 来源:百色新闻网 作者:黄诚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同样是一亩地的玉米,那坡县德隆乡德旺村的梁廷华今年变了一种卖法——卖“鲜物”,将还未成熟的鲜玉米让它“早产”,提前上市,卖给城里人“尝鲜”,让他感到意外的是,一亩地的玉米卖出了过去3亩地的钱。目前,该乡已有200多名农民巧打市民“尝鲜”主意,发展“尝鲜农业”400多亩,实现增收600多万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消费观念也发生了改变,由过去的“温饱”型,转变为“营养”型。什么新鲜吃什么,诸如鲜花生、鲜玉米、鲜大豆等鲜物深受市民青睐,相继走上了市民餐桌,并卖出了好价钱。德隆乡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巧打时间差,瞄准市民的“胃口”,大力发展“尝鲜农业”,引导农民良种良法,一村一品,分期分批种植,避免一哄而上,盲目发展,造成“烂市”现象的发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