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港北区武乐乡吉斗村村委,绿树环绕,生机勃勃。以前这里只是一片荒地,一到冬天,大风把干枯的杂草吹得到处都是,村主任李日银说:“这300多株大树都是今年赶在雨季之前栽起来的,成活率很高。路 两边是玉兰和桂花,前面是五味子和美丽叶木棉,后边是珍贵的黄花梨。等这些树都长起来,以后‘鸟语花香、春意盎然’说的就不仅是城市公园了,咱们农村也有。”
自2011年以来,港北区把“村屯绿化”工程作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来抓,结合“农村危房改造”、“城乡风貌改造”和“清洁乡村”等项目,大力实施“村屯绿化”工程,持续不断地增加村屯绿化覆盖率和美化率,使村屯环境得到明显改观。在美化村容环境的同时,村民的绿化意识也越来越高,从过去的砍树建房,转变成现在的充分利用空间播种绿色。
今年,该区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的投入力度,认真实施山上造林、城镇绿化、村屯绿化等绿化工程,从去年的4个村屯绿化工程增加到今年的34个,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港北。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该区把“村屯绿化”与“城乡风貌改造”、“危房改造”、“全民义务植树”及“清洁乡村”很好结合起来,利用村屯内的撂荒地、闲置地、废弃地进行绿化,实现见缝插绿,按每个村屯1公顷的绿化增量计算,仅村屯绿化一项可为港北增加林地面积34公顷。在绿化设计中,该区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尊重群众意见,尽量选择群众喜欢的树种,选择适宜苗木,为后续管护和资源保存打下基础。坚持因地制宜,以高大乔木为主,搭配彩叶树、花灌木、地被花卉等,形成多树种、多色彩、多层次的生态景观,增强景观效应,着力打造村屯绿化精品工程。在主要绿化苗木的选择上,不搞一刀切,充分考虑每个绿化点的立地条件和特点,突出重点。每个乡镇至少选择1个整地基础好、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屯,打造“玉兰村”、“桂花村”、“珍贵树木村”,形成村屯绿化特色和品牌。在工程布局、树种选择、模式配置、土地整治、栽植标准上规范程序、科学规划。特别是在整地、栽植、抚育等技术关口,林业部门全过程监理,下足功夫保证新植树木的成活率。
“植树就是植富,造林就是造福。我们将积极探索造林绿化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不断寻求村屯添绿的新措施,力求全区村屯森林覆盖率提高1个百分点,不断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实现一座村庄一座‘绿岛’的目标。”港北区林业局局长温庆雄信心满满地说。(黄荣欢 谭锦卿 周金有)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港北区]扶贫从“漫灌”到“滴灌”
“我家分到了400元红利。”4月16日,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吉龙村六吉屯村民磨宝赛说。在去年扶贫产业开发中,他免费领到200只鸡苗,寄养在养殖合作社,既能学养殖本领又能分红。像磨宝赛一样,港北区已有900户贫困户享受了这一“待遇”。 【详细】
[港北区]22万多人次受益城乡低保
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富岭村陆银芳去年因丈夫突发重病,医治花费20多万元,债台高筑,艰难度日,4月14日,民政部门为她审批了低保。去年,该区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906万元、农村低保资金2061万元,22万多人次受益。 【详细】
港北区国税收入首季开门红
记者从港北区国税局了解到,该局一季度共组织税收收入10164万元,同比增长8.36%。 【详细】
喜看港北区夏里村发展富硒生态农业
阳春三月,烟雨朦胧。港北区庆丰镇夏里村160多个蔬菜大棚里春意正浓:苦瓜、茄子开出朵朵花蕾;蕃茄、南瓜挂满了枝头。大棚深处,不时传来菜农们朗朗的笑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