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暑意渐盛的五月,金秀大瑶山的古占瑶寨里却是一片清凉。5月18日晚,正值周末,寨子里传来阵阵喝彩声——瑶族风情表演场里,500多名游客正在观看寨子里的民俗风情表演节目,上刀山、过火海、踩犁头、原生态的瑶族歌舞等精彩表演让游客们惊叹连连。
在场边,古占瑶族村民旅游协会会长李东风告诉记者:“这是我们村新建的表演场,够大吧以后我们再也不用发愁怎么接待这么多看表演的游客了。”李东风说的表演场占地1000多平方米,足以容纳800多名游客观看表演,相比上个月还使用的不到500平方米的旧表演场,新的表演场既宽大,又极具瑶族建筑风格,漂亮美观,游客容纳量提高了一倍多。
李东风介绍,瑶族民俗风情表演一直是古占瑶寨发展乡村民俗旅游的一个品牌,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有时候村里一个晚上要连续开演两场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仅在2012年,220多人的古占瑶寨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4万人次,旅游收入109.4万元,人均收入近万元。为了提高游客接待能力,村里启动了新表演场的建设,并于今年5月份交付使用,村里终于可以放开了收脚大量接待游客了。
近年来,随着金秀大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瑶族风情逐渐被人们所认知,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到大瑶山里休闲、避暑、养生和度假。而大瑶山里原汁原味的瑶族民居、风俗、歌舞等民族文化则成为瑶寨开展农家乐等乡村旅游的良好资源,许多瑶寨的民俗风情、农业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
该县旅游局局长李雪告诉记者,古占瑶寨是金秀比较典型的乡村民俗旅游村,其示范效应也带动了全县近20个村寨开展了农家乐、民俗风情表演、农业生态旅游等旅游项目,旅游收入业已成为瑶胞增收的一大来源。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金秀县]布局重点块区 勾勒“瑶都画卷”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瑶族自治县。结合当地少数民族山区农村现状特点,金秀以“一点两线三片”为基本布局,勾勒出一幅“生态瑶都”的美丽画卷。截至4月13日,全县已投资9223万元,在389个村屯开展乡村建设活动,制定重点区域方案的村屯80个、示范点25个。 【详细】
解读金秀长寿秘密
4月11日至21日,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广西电视台以及央视网广西旅游频道联合制作的大型纪录片《长寿广西》摄制组走进金秀瑶族自治县。摄制组先后前往该县桐木镇公朗屯、金秀镇孟村瑶寨、六段瑶寨等地实地采访,从人物故事、自然地理、历史遗存等方面入手,对金秀的 【详细】
[金秀县]“富民”产业告急 “黄龙”吃掉近35万株柑橘树
“地点:通化村寨球屯,姓名:李勇强,水果品种:脐橙,种植时间:2007年,砍伐数目:586株……”4月2日一大早,金秀瑶族自治县农业局植保站站长罗文基就赶到三江乡通化村核查群众砍伐受黄龙病影响的柑橘情况。 【详细】
[北流市]家庭农场“引爆”乡村游
“春天到了,今年来农场游玩的人应该会更多。”看着果场里大片果树冒出的翠绿嫩芽,赖剑锋满怀信心地说。 【详细】
[金秀县]帮扶乡村发展产业
为帮扶金秀瑶族自治县巴勒村红薯产业做强做大,最近,金秀工商局将10万元专项资金送给巴勒红薯产业专业合作社,扶持其建设标准厂房。 巴勒村位于金秀忠良乡,海拔850多米,属于高寒地带,村民素有种植红薯和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