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06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陈秀隆 莫 迪 陈承龙 梁全东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如何解决农民收入增长慢的问题如何帮助农民实现收入倍增计划

  作为广西农民纯收入倍增计划试点县,扶绥找准增长点,着眼可持续。“土里淘金”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发展特色养殖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三招合推实现农民收入倍增。

  2012年该县农民人均收入7008元,比2011年增长12.34%,名列全区前列,2013年目标增长11%。

  且看扶绥农民的“增收账本”——

  蔗地套种西瓜

  增收3万余元

  增收账本:

  杜帅勇家有24亩甘蔗地,今年种蔗收入与去年持平,约为6.4万元。今年初他在甘蔗地套种西瓜8亩,目前已经收获第一批瓜,预计增收3.2万元。

  采访实录:

  4月18日,扶绥县渠黎镇渠仔屯村杜帅勇的西瓜地里一片繁忙,他和家人正忙着将西瓜过秤、装车。“以收购价格每公斤2.4元计算,8亩甘蔗套种西瓜第一批可以收入1.2万元。”杜帅勇对记者说,西瓜能收3次,到5月底收完,届时可实现增收3.2万元以上。

  在渠仔屯,杜帅勇的收入只能算中等水平。该村不少人家年收入达到20万元,许多“西瓜大户”种瓜收入比种蔗还要多,当地人戏称为“崽比娘大”。

  和杜帅勇不同,岜盆乡那坡村那标屯刘国积增收靠的是土地整合。他的12亩蔗地原有47块,土地整合后变成一大块,原先每亩产蔗4吨多,这个榨季亩产达6.8吨,增收达1.3万元。

  扶绥县以丘陵山地、旱坡地为主,是我区甘蔗主产区,农民80%的收入来自甘蔗种植。通过做大做强甘蔗种植业来提高农民收入,一直是该县的第一选择。

  为加快现代农业步伐,该县走出土地整合、高效节水灌溉、提高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之路,2012年共完成甘蔗土地整合6.21万亩,完成甘蔗高效节水灌溉6.02万亩,提高了甘蔗产量。在2012/2013榨季,全县共入厂原料蔗551.29万吨,比上榨季增产78.55万吨,增长16.62%。

  仅此一项,给全县农民增加收入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收达900元。

  为提高土地经营效益,该县还大力实施甘蔗地套种西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今年套种西瓜29.5万亩,人均增收有望超千元。

  “蛇农”扩大规模

  年入过百万元

  增收账本:

  韦宁香是扶绥当地有名的“养蛇大王”,去年他扩大养殖规模,一年出栏水律蛇共2000多条,以260元/公斤左右的市场价成批销往广州,获利上百万元。“相比前年,去年我增收大概有30%。”韦宁香说。

  采访实录:

  4月10日,在韦宁香的蛇场,一栋两层共14间的养蛇培训楼让记者刮目相看,这里的蛇常年保持在万条以上。

  2007年,韦宁香投资10万元,在新宁镇城厢村石子岭租了12亩地,创办石子岭蛇场。蛇场同时也是专业合作社,连他在内有9个股东,如今都富了起来。

  目前,韦宁香正努力把养殖场打造成蛇类养殖科普示范基地,通过提供蛇苗、技术培训、销售服务等方式扶持周边200多户群众进行养蛇。几年来,韦宁香每年给农民培训30多期,培训1500人,每年蛇场接待区内外群众3000多人。“今后10年,养蛇还是大有可为。”对于市场前景,韦宁香很自信。

  近年来,特色养殖已成为扶绥农民增收的途径之一。

  2005年之前全县养蛇户不到10家,主要集中在渠黎镇驮河村陇河屯。在“赚钱效应”的示范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养蛇大军中,2010年发展到500户左右。如今蛇类养殖户已达1300多户,主要养殖眼镜蛇和水律蛇,平均存仓数300条/户,总数达16.8万条,产量200多吨,产值达7000多万元,大多数农户每年有1万元以上的纯收入。

  龟鳖养殖同样风生水起。随着养殖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养殖户的日渐增多,龟鳖养殖逐步走上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健康发展的道路。2012年,全县有龟鳖养殖户3800多户,龟鳖饲养量达到79多万只,产量为66吨,产值1.5亿元。这个数字将在今年大幅度提升。

  家门口轻松就业

  农民也有工资拿

  增收账本:

  何永华是新宁镇集镇人,家里种着30多亩甘蔗地,今年种蔗收入9万元。家里农活不用帮忙,他就到离家不远的钢结构公司找了份活干,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

  采访实录:

  4月19日,记者走进中国-东盟南宁空港扶绥经济区,在广西丰源钢结构公司车间,100多名工人正忙碌着。正在干活的何永华说:“以前本地企业少,要出去打工挣钱不得不往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跑,现在在家门口也能打工赚钱啦,休班时还能帮家里种庄稼,增加收入。”在扶绥县,像何永华这样选择在家门口就业的农民工日益增多。

  当日,记者还看到一辆中巴行走在空港经济区各企业,车里都是来自各乡镇的求工者,此行目的是让他们了解企业的工作环境及用工要求。这是扶绥县首创的就业惠民新举措,旨在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

  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是扶绥促农增收的“第三招”。

  为了掌握劳动力供求实情,该县对劳动力资源“存量”和企业技术工人“需量”摸底调查,做到一户一表、一村一册、一企一卡,并实现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到扶绥空港经济区、中国-东盟青年产业园和东门创业园就近稳定就业。截至2012年底,全县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7.0503万人。而在该县就业规划中,到2016年,累计新增转移农业劳动力将达4万人,劳务收入在7亿元以上,人均收入超万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圆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