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4月08日 来源:广西县域经济网 作者:江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本网隆林讯 2012年,我县地方生产总值完成42.9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01亿元,是1953年的1839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922.8元,是1953年的39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03亿元,是1953年的26344倍……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县长杨文德(苗族)在3月28日该县成立60周年庆典活动中如是说。

  杨文德感慨说, 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民族自治县来说,却是一段充满激情与奋斗的难忘历程。60年的辉煌变迁,是党的民族政策的伟大胜利,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是国家民委等中央部委和自治区、百色市各部门以及各兄弟县(区)、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历届自治县四家班子团结协作、艰苦努力的结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锐意进取、艰苦创业的结果。

  3月28日,隆林各族自治县数万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欢聚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县城,载歌载舞,共庆隆林各族自治县60华诞。来自全国人大民委、国家民委祝贺团,广西壮族自治区代表团和百色市代表团的领导,以及隆林各族群众数万人参加了庆祝活动。

  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社会扶贫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执行主任狄森应邀代表中国西部研究与发展促进会参加了庆祝活动。

 

  据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成立于1953年3月27日,位于广西西南部,处在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带,总面积3543平方公里,境内重峦叠峰,沟壑纵横,石山面积占总面积的34.92%,土山面积占65.08%,是一个“老、少、边、山、穷、库”的县份。1997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革命老区,境内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等5个民族,总人口40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1.2%,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也是百色革命老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之一,是电站库区,国家“九五”重点工程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和平班水电站就在隆林境内建设。

  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自然资源丰富。县境内林区广阔,牧草丰盈,有黑山羊、黄牛等优良畜种及油茶、油桐、烤烟、蜂蜜、烤姜、薏米、灵芝等等,均属传统出口产品,其中隆林山羊是岭南地区的良种,烤烟是广西最好的优质烟,可与“云烟”相媲美,隆林桐油是全国有名的免检出口产品。森林覆盖率53.6%;植物资源有593种,仅国家、自治区重点保护动物就有112种,素有“土特产仓库”和“天然药材库”之称;境内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锑矿蕴藏量达6.3万吨;水能资源除南盘江为国家重点开发外,境内小流域现已开发2.68万千瓦,尚有14.97万千瓦的电能可开发利用。

  过去,人们一提到隆林各族自治县,脑海里浮现的就是“刀耕火种”、“羊肠小道”、“人背马驮”、“荒无人烟”、县城是一条“扁担街”中共隆林各族自治县委员会张启胜在接受采访时说,60年来,特别是近1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隆林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群众生活不断提高,。城镇建设成果显著,社会各项事业也得到全面发展。隆林以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书写了一篇篇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的动人篇章,全县各族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张启胜还说,尽管隆林的经济社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隆林总体上还属于后发展、欠发达地区,是国家新时期扶贫开发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科学发展任重而道远。当前,隆林的发展正面临着许多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些机遇,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优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水电和矿产资源,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全力确保与全国、全区、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圆故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