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3月31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谌怡秋 骆展胜 通讯员/陶彩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为了5亿多元的大项目能否落地,平乐县政府积极引导源头镇群众巧算发展账。4000多村民因热盼旅游致富,情愿让出自家田地,“追着”仙家温泉休闲山庄旅游项目的投资方进驻。3月21日,记者看到了项目所涉及农户在征地补偿协议上集体签名的《意向协议书》。义洞村村民陈才同一语道破心思:“有大老板来投资,政府却把项目‘上不上’的决定权交给我们,‘不上’才是傻子呢。”

 
  其实,源头镇仙家温泉早年已粗放式开发。由于投入不足,经营并不理想,附近村民也很少从中受益。桂林打造国际旅游胜地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平乐县委、县政府瞅准机会,打算引进更大的投资商将其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旅游富民项目。可是,项目升级还需要补征土地,土地都在农民手上,群众想得通、愿意干吗?
 
  “村民的事交给村民定,我们不能越权为群众做主,不要去做‘越俎代庖’的事。”县委书记陈国禄表态后,源头镇领导分头入户征询村民意见。该镇党委书记陶捌旺说,为开拓村民旅游致富的思路,镇里及时组织30多名村民代表赴龙胜学习开发式旅游扶贫经验,引导群众学会“算账”。
 
  用地的补偿标准并不算高,但群众为啥愿意干?村民莫家清参观学习回来后直感叹:“龙胜山区群众依托民族旅游,因为游客来的多了,就连红薯、玉米在家门口都卖出了好价钱。我们这里有这么好的温泉,旁边高速路又修通了,再不想‘捧着金饭碗讨饭’了。等项目真搞起来了,我们哪怕是在里面做个清洁工也能多挣份收入。”
 
  “总投资达5.57亿元,占地上万亩,涉及两个村委、4000多村民,若不问计于民,对投资商和群众都不负责任。”平乐分管旅游的副县长李钧告诉我们,有些已提前签字的村民去广东打工还隔三差五地打电话回来追问“什么时候可以动工”。
 
  民心齐,凤凰栖。投资方惠州市华尔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得知村民非常支持,3月15日与平乐县政府正式就该项目签约。投资方代表高兴地说:“县领导的开明带动了群众的支持,我们对做好这个旅游富民项目充满信心!”
 
  ■快评
 
  换角色赢民心
 
  引进投资向来是各地政府最期盼的事,替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环境也是政府的“分内事”。但是,怎样才能把一个地区借力发展的好事做实?“平乐经验”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引进5亿多元的外来投资项目,对经济还相对落后的平乐县而言委实不是小事。但县委、县政府领导能放宽心态,不替群众“大包大揽”,虚心征询民意,引导群众自己算发展账、收益账,巧妙地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群众拥护了,难事也能水到渠成地解决。
 
  中央八项规定倡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群众关系怎样去密切?同样的事,某些地方官员盲目替群众做主有之,强征强拆引发群体事件亦有之。“平乐经验”的可贵之处在于,政府围绕决策“不越位”,敢于“换角色”,给了百姓平等对话的机会。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Eva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