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现场】
企村手牵手 幸福向前走
一条新路在山间盘绕,一栋栋小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田野里、果园中,蔬菜、瓜果生机盎然……那坡县龙合乡明浪村,这个边陲小村庄显现新气象。
“现在村里不但基础设施改变了,帮扶单位还引导我们在马浪屯种植200亩软枝油茶,帮扶重点养殖户建300平方米的鸡舍,购买鸡种1万只,养殖豚狸80组340只,种植板蓝根100亩,相信将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看着蓬勃的产业,村支书莫政观满怀信心。
2012年,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作为明浪村定点帮扶单位后,先后投资200万元,新建从马浪到农里屯6.8公里的通屯砂石路;投入60万元新建弄蓬屯砂石路3.2公里;投入55万元新建马浪屯、果孟屯两个大型(容量为1000立方米)人畜饮用水池。目前,该村村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靠天来喝水”的生活成了历史。
扶贫先扶智,有关部门组成扶贫志愿队来到明浪村完小,开展“修万里路,送万卷书”捐赠活动,为明浪村完小捐赠书籍、电脑等一批物资和1万元现金。
【延伸阅读】
一年减贫1.4万人 如期完成减贫任务
那坡县是全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8个)之一,同时列入全国11个重点贫困片区的“滇桂黔石漠化贫困连片地区”扶贫开发重点县,2012年全县有11.54万贫困人口。在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 中直、区直单位和企业的帮扶支持下,全县迅速掀起决战贫困高潮,去年全县减贫1.4万人,如期完成全年减贫任务。
“十二五”时期,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广西金融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定点帮扶该县龙合乡明浪村、平孟镇果梨村、城厢镇永平村。此外,广东省、广州市、中国南车集团公司以每年约200万元,南宁市以每年约300万元,援助开展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教育事业以及新农村示范点项目建设。
2012年,上级给予了那坡扶贫项目资金2446万元。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747万元,产业扶贫项目604万元。该县完成屯级道路建设38条和60座家庭水柜,解决2031户9442人行路难和60户313人饮水难问题。在产业发展方面,投入250万元建设6个软枝油茶示范基地,共种植6500亩;投入80万元建设5个细叶龙竹示范基地,共种植2500亩;投入62万元打造3个母猪养殖示范小区。
【一线声音】
拓宽融资渠道 增强“造血”功能
客观地讲,靠外面帮扶不可能靠一辈子,群众终归是脱贫的内生力量。
那么,从自我发展的角度看,村民最缺什么呢
“那坡扶贫工作量大面宽,任务艰巨,本级财政也较为紧张,所以仅靠帮扶单位和本地政府支持是不够的,而我们村子里面本身也基本没有任何资金。现在,那坡有两个村获得开展农村互助金试点,效果很好。希望能够将这个面铺开,让我们拓宽融资渠道,可以为政府分担子,也可以让自己赚票子。”明浪村支书莫政观说。他介绍,2010年,那坡县城厢镇龙华村及百南乡规迪村被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列为我区75个扶贫互助金试点村之中,每个村获得财政扶贫资金15万元作为互助金试点。这两个村再筹集部分资金后,相应组建了19个互助小组,那里的村民通过互助小组获取发展资金用于周转使用。互助组再通过内部制定的条约进行约束监督,实现了“有借有还、滚动发展、利益共享”的农村金融良性互助,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增强了“造血”功能。
采访中,多数村民也表达了如莫政观这样的看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隆林县]扶贫开发瞄准十项重点工程
“以前路坑洼又弯险,种植的土特产根本运不出去,即使有商贩进村也只能贱价卖掉。现在好了,摩托车一响,进账都上百元。路通了,脱贫致富就有了希望!”日前,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科沙村杨光才向笔者介绍了该村水泥路建成后的变化 【详细】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观看环江毛南家园展板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
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与会人员在都安农民进城创业园参观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自治区扶贫攻坚的重大战略和重点工程,为了进一步做好该项工作,4月27—28日,自治区在河池市召开了全区扶贫生态移民现场推进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先后实地参观了大化瑶族自治县生态民族新城,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大安乡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