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年代,捷报频传。在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桂平市传来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取得历史性突破的喜讯: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该市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38.09亿元(当年价,下同)增加到2011年的201.78亿元,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比2002年增长190%(可比价,下同),比2007年增长63%,年均增长12.6%;今年上半年,该市实现生产总值104.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速分别高于全区、全国同期水平的0.3和3.9个百分点。10年来,该市先后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市)等殊荣,连续10年跻身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行列。
做大工业经济。该市坚持科学发展理念,把加快推进工业化作为核心战略和主攻方向,扶持小型企业,助推龙头企业,建设工业园区,打造产业集群,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发展。10年来,该市工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2.4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46.5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4.4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06.19亿元,双双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2011年,该市三次产业比重由2002年的43.1:22.0:34.9调整为2007年的29.7:38.9:31.4,进而优化为2011年的22.3:51.2:26.5。今年上半年,该市工业总产值16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0.9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3%和22.4%。园区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011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2.31亿元、工业增加值24.9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9%和11.84%,分别是“十一五”期末的2.14倍和2.63倍。今年上半年,全市园区工业总产值41.5亿元,工业增加值13.7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2%和34%。
做强现代农业。该市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来抓农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实施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通过精深加工做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全市拥有重点涉农龙头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10多个,10多个产品被认定为广西无公害农产品,涌现出“中国荔枝之乡”、“广西腐竹之乡”、“广西淮山村”、“广西罗秀米粉村”、“广西西山茶村”、“广西黄沙鳖村”等一批特色乡(村)。10年来,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2年的28.6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6.25亿元,比2002年增长71%,比2007年增长24%,年均增长6.2%;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2年的2044元增加到2011年的5904元,比2002年增长189%,比2007年增长83%,年均增长12.5%。今年上半年,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26亿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217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5%和20.6%。
做优旅游产业。该市着力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抓好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华南佛都、天下奇城、天国故里”的旅游城市形象和“桂平十八奇”的旅游品牌,推出“传奇之旅”、“奇迹之旅”、“奇景之旅”、“奇观之旅”、“奇异之旅”等特色旅游活动,西山风景名胜区、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先后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桂平西山还荣获广西“十佳旅游景区”、“广西最好玩的十个地方”等称号。201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37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7.57亿元,分别是2007年的1.73倍和2.31倍。今年上半年,该市接待国内外游客21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02%和24.98%。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201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53.38亿元,是2002年的2.9倍,是2007年的1.6倍。今年1至6月,该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5.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武鸣县]木薯秆综合利用有“高招”
“以前乱堆乱放的的木薯秆现在值钱得很,有老板专门定点收购。”4月28日,武鸣县城厢镇农民梁志杰把自家的木薯秆全部卖给上门收购的老板,收入1160元 【详细】
[博白县]驻外流动党员催热“回归经济”
“博白已成投资新热土,作为博白人,我肯定会将投资眼光更多地落到家乡。”4月25日,当着近百名博白驻外流动党员的面,在东莞市进行实业投资的领军人物黄诚说 【详细】
那坡县百省乡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那坡县百省乡党委、政府坚持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生态为本、桑果为重、边贸为要”的发展理念,抓好“山、水、边”三篇文章,团结带领全乡人民,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全乡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2014年,全乡 【详细】
来宾市14个项目描绘工业区经济新蓝图
4月上旬,来宾市本级第一次集中开竣工项目共有22项,其中市工业区工业投资的项目占了14项,占全市项目数约64%,总投资达25亿元。这是2015年以来该区“经济画卷”中描绘的第一笔,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笔。集中开竣工活动是以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开工为重点,确保一批项目开工建 【详细】
贵州“底气足”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有底气
28日,贵州修文门站及门站至扎佐次高压管线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2015年贵州管道天然气助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开启序幕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