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徐德坤 赵 超 黄智伟 李荣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德保,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仅用6年时间,就使年财政收入由4000多万元,增加到3亿多元,6年增长了6倍,成为广西两个获得“中国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殊荣的县份之一。

  德保县同时还评上了2005年、2006年“广西经济发展十佳县”、2008年“广西科学发展进步县”称号,创造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奇迹。

  通过深入采访,记者发现: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科学决策、理清思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百色起义精神是激励该县打造特色经济,创造奇迹的重要“法宝”。

  科学决策,壮大铝、锰新型工业

  德保经济应该如何发展?如何使德保县的经济地位从边缘走到前沿?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探索,该县科学决策,调整了发展思路。

  经探明,德保这块“风水宝地”铝土矿储量达到3.2亿吨之多。自治区党委、政府和业主决定把德保作为广西华银氧化铝项目建设地址。2005年6月,华银氧化铝一期工程开工;2007年12月,年产40万吨的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华银氧化铝投产至今年9月,已累计纳税2.71亿元。铝工业成为了德保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

  其实,德保县并不满足于拥有一个华银铝项目。10月底,县委书记黄宗道向全县干部群众发出了动员,要求全县上下发扬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百色起义精神,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斗志开展“二次创业”,全力加快该县经济社会的发展。

  基于此,该县重新修订《德保县工业发展规划》,对全县工业发展进行规划布局,上马锰工业项目。在足荣工业园区的五里湾片区,记者看到,投资5.3亿元的达人、浩元铭、新振、沁源、友钢硅锰合金项目已经上马。该县正大力推进锰产业开发,力争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通过园区资源集约,实现全县锰产业年总产值30亿元的目标,促使锰业开发成为该县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同时,对铝工业产业链的发展,该县在“上”、“下”两字下功夫。上游产品,全力建设氯碱厂、石灰厂、钢球厂、编织袋厂等氧化铝配套工业企业,为华银铝提供建设材料、原料和辅助材料。下游产品,积极发展铝加工,增加铝产业的附加值产品,总投资3.12亿元对华银氧化铝进行技改,把铝产业做大做强,并逐步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突出特点,做强农业特色产业

  “德保县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叫得响’的特色品牌是什么?”

  “茴油、矮马、蛤蚧酒。”

  “作为产业,这些都做大做强了吗?”

  “没有。”

  “这些产业做不大,农民的增收就没有保障。”这是今年初,在德保县委一次扩大会议上,新任德保县委书记黄宗道与同志们的一次对话。

  会议的结论是:突出德保特点,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今年以来,德保县倚着丰富的蛤蚧资源,利用蛤蚧酒品牌优势,引进民营资本,加快资产重组,做强做大保健酒产业。该县在加快以“芳山”牌闻名海内外的德保县酒厂的改制工作的同时,加大德保酒业工业园区建设力度和保健酒业的整合,壮保酒业、主流酒厂、黄酒厂等8家保健酒企业正陆续进入酒业工业园。德保县年产3万吨蛤蚧养生酒的规模经营、集团化经营正在实施。据估计,两三年后,德保县蛤蚧养生酒品牌的年产量将达到10亿元,争当广西养生酒业的第一品牌。
    德保矮马与英国的谢特兰矮马并称世界两大矮马源流,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如何挖掘其优势,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该县拨出经费,采取“国有民养”的办法,补贴农民大量饲养矮马,目前已经向全国的各大公园、景点输送了2000多匹德保矮马,最终计划输送上万匹甚至更多的矮马,为农民增加更多的收入;同时,该县在筹备建设矮马生态产业园,打造矮马文化,促进德保农业、旅游业的发展。

  “没有天保茴油,巴黎香水不香。”这“天保”指的就是现在的德保。德保有“茴油之乡”的美称,为打响八角品牌,该县致力建设八角茴油生产基地和八角树基因库。目前,该县八角种植面积已达34万亩,覆盖12个乡镇、108个村、3.94万户,投产八角面积达26万亩。在抓好扩种八角的同时,抓好老林的低产改造工作,在燕峒、城关、那甲建立了3000亩八角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并获得成功,辐射到全县的改造低产八角林达4万亩。

  此外,德保县还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和经济能人参与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抓好甘蔗、烤烟、水果等特色农业产业。目前,全县涌现出了180个专业村,从业农户达到2.3万户。据了解,今年全县种植烤烟2.75万亩;新种甘蔗近2万亩,达到6.6万亩,逐渐形成了以烤烟和甘蔗为龙头的农业龙头产业。

  周到服务,无私奉献求发展

  德保县在谋求重大项目落户中,始终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条件。

  德保县坚持每月定期召开重点骨干企业座谈,着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今年华银氧化铝要修建一条7.2公里的铁路专线,涉及沿途38户农民的搬迁问题。为了保证华银铝这一“生命线”的按时开工,沿途群众“舍小家,顾大家”,毅然服从大局,搬出家园异地安家。

  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华军对此不无感慨:“华银铝是一个国家级的重大项目,有职工3300人,职工住房、小学入托等问题,德保县委、县政府都给了我们周到的安排;对企业的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培育,德保县都很快做好衔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华银铝是央企与地方成功合作的典范。”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江山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