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以107.79的高分,入选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世界地质公园!”去年10月,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在广西河池市凤山县炸开了锅。凤山,这个山区小县开始向世界地质公园华丽转身。
扶贫攻坚 凤山走上致富路
“小小凤山县,三家米粉店,街头磨米粉,全城都听见。”多年前,凤山县流传的这民谣,成为凤山人民一段伤心的记忆。而今天的凤山却令人刮目相看,经济社会等方方面面已是今非昔比。2008年,凤山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3360万元,为1978年3086万元的30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000万元,为1978年1088万元的34倍;工业生产总值7.8亿元,为1978年300万元的260倍;农民人均纯收入2909.8元,为1978年75元的38倍。
创新扶贫模式,让凤山走上了致富路。凤山县开展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先后实施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点扶持老少边山穷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攻坚、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五村”综合治理等各种形式扶贫开发工程,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实施集中连片开发,创新扶贫模式,使全县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8年以来,全县投入各类扶贫资金6.25亿元用于农村项目建设,使凤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70年代“三转一响”到90年代“冰箱、摩托、洗衣机、大彩电”,再到2000年以后的今天农民拥有小轿车、电脑、手机;从产业结构调整到拥有杉木46万亩、八角26万亩、油茶22万亩、核桃9.2万亩、桑蚕5.2万亩、中草药2万亩,农业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粮食总产量从1978年的1.71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3.73万吨,增长2.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49元增加到2008年的2413元,增长49倍。对农村的扶贫开发,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新农村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30年来,全县累计修建村屯道路590公里,贫困村村委四级路通达率由原来的2.5%左右上升到现在的90.5%,20户以上自然村公路通达率由原来1.8%上升到现在的60%以上,农村公路的建设解决了10.9万群众的行路难问题;修建水利124公里,地头水柜3.3万座,人饮工程1万多处,家庭水柜1.2万座,解决了10.54万人的饮水难问题,改善了1.52万亩农田的灌溉条件;架设输电线路817公里,解决了3.85万户群众的用电难问题;退耕还林22.2万亩,建造沼气池2.78万座,沼气入户率达71%,全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农村茅草房改造2916户,使全县95%以上的茅草房户住上稳固住房;实施异地安置、异地扶贫搬迁49个点,安置遭受自然灾害、生活环境恶劣的贫困农户1625户8502人……
兴工富县 凤山发展迎春天
从巴马到凤山79公里的路程,竟有786道弯!巍巍大山曾经阻断了凤山工业强县之梦。一场基础设施大会战使凤山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凤山县委、县政府在2004年首次提出了实施“兴工富县”的战略口号。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凤山做足“以情动商、以诚感商、以商引商”这篇文章,换来了沉甸甸的回报:一批批客商进驻凤山,一家家企业落户凤山,一个个项目开工建设、投产。
同时,凤山为企业开展“保姆式”服务,实施让投资者安心、放心、舒心、省心、静心的“五心”工程,要求部门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好“围墙外的一切问题”,最终实现“老板发财,凤山发展”的目标。全县上下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以理性的意识来看待投资者,以宽广的胸怀接纳投资者,以开放的手段吸引投资者,以良好的环境服务投资者。2007年7月,在凤山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与开采江洲乡那林金矿的广西凤山宏益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达成股权转让协议,由中国黄金集团公司拥有该公司85%股份,凤山的黄金开采走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益。
经过不断的努力,全县工业经济开始显山露水。2008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7.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收入3.7亿元,同比增加33%;工业增加值1100万元,同比增长1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5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工业企业上缴税金1500万元,占全县一般财政预算收入的45%。
钟灵毓秀 冲刺世界级地质公园
凤山是我国西南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富集带,有发育形态典型的峰丛地貌、长度位居国内前列的洞穴系统、世界级规模的洞穴廊道、石笋群和地下洞穴大厅,以及景色优美的天窗群、天坑群和拱跨名列国内前茅的岩溶天生桥等,以岩溶地貌景观种类多、规模宏大、特色鲜明著称。
从2004年开始,凤山县先后邀请了国内外顶级地质岩溶专家、洞穴专家和权威的旅游规划专家,对凤山世界级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和保护进行精心设计和规划。根据地质公园的性质和布局原则,并考虑主要功能要求、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建设用地的合理安排、地域空间完整性程度、各地块自然条件相对一致等因素,按照地质公园——功能区——项目或景点三级区划系统进行划分,将凤山世界级地质公园园区划分为县城接待服务基地1个功能区和穿龙岩景区、鸳鸯湖景区、三门海景区、江洲仙人桥景区。
经过不断努力,凤山县的三门海天窗群、江洲仙人桥、穿龙岩、鸳鸯泉、恒里暗滩等旅游景区于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地质公园”,是我国岩溶地质资源丰富、分布地域广、类型独特的国家级地质公园。2006年初,凤山正式启动了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2007年10月,凤山国家地质公园开园,向世界地质公园冲刺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200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五批世界地质公园推荐评审会上,凤山县和乐业县联合申报的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以107.79的高分,荣获中国2009年向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推荐的世界地质公园第一名,顺利通过国内评审。
中国国家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认为,凤山国家地质公园拥有众多的世界级地质遗迹,它们具有世界级保护和开发意义,具备冲击世界地质公园的实力。我国喀斯特研究权威机构国土资源部桂林岩溶地质研究所会同国际洞穴协会,从1987年起就对凤山岩溶地貌进行考察和研究,获取的大量科学数据显示,凤山世界地质遗迹有:世界大型溶洞密集区,世界最高石笋群,世界最高洞穴长廊,世界级连体天窗,世界唯一的水上天坑旅游资源,世界长寿之乡源头,这些地质遗迹使凤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具备了充分的条件。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如获通过,凤山将成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对凤山乃至整个河池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鹿寨县:石路村上榜全国亿元村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镇亿元村名单,鹿寨县鹿寨镇石路村榜上有名。 【详细】
恭城:科技创新引来火龙果落户“冷”地
热带作物的火龙果,在恭城瑶族自治县种植成功,近千亩的龙虎乡火龙果种植,成为桂林市最大种植基地,火龙果种植如此成效,这得益于该县高度重视人才的重视与培养。近年来,该县对人才通过集中培训和送高校深造等 【详细】
天峨:美丽花海带动乡村游
6月19日,在天峨县川洞河燕子湖景区,一大片的格桑花、硫华菊、百日菊竞相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体验乡村风情。花海游人、青山碧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卷。 据了解,川洞河燕子湖景 【详细】
恭城土蜂蜜“香飘”海外
“喂,是桂林恭城的潘总吗,我们香港桂林同乡会吃了你们恭城土蜂蜜,感觉挺不错的,同乡会让我转达大家心愿,感谢桂林市委统战部与恭城县委统站部牵线搭桥,更感谢恭城提供这么好土蜂蜜”。日前,家住 【详细】
融安:技能培训助就业
6月22日,在融安县易地扶贫搬迁融康社区,叉车学员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叉车技能培训。近日,融安县举办叉车司机培训班,主要针对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和当地农民进行技能培训,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示范操作训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