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文化特色浓
9日上午,迈进五一路小学大门,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处处具有东盟国家特色的景观和人文风貌:宏伟壮观的柬埔寨宫廷寺庙、简朴别致的老挝茅草房、一身金黄的泰国姑娘、穿着菠萝服的菲律宾少女……走完10所项目实验点学校设置的展位,令人感觉刚经历了一趟东盟十国游。
为了搭建江南区中小学与东盟各国教育文化交流的平台,江南区教育局从五一路范围内,选出10所学校为项目实验点,每所学校选择一个东盟国家,计划用3年时间,创办一批具有东盟文化特色的校园。9日上午,在启动仪式上,10所项目实验学校用歌舞形式,展示了东盟国家的民族风情。
第一个走上舞台的是平西小学学生,身穿绿衣的学生们举着一根根经过装饰的甘蔗,组成了一片甘蔗林,而身穿壮族服饰与身穿印尼服饰的学生们,在甘蔗林下欢歌起舞。这曲《情谊嘴甜甘蔗林里》,表达了该校与印尼学校交流的愿望。
此后,五一路学校表演的《壮乡儿女走进圣伊斯多节》,让观众领略到菲律宾丰收的欢腾;而福建路小学带来的《五彩东盟》,让大家对东盟十国的民族服饰,有了直观印象;五一西路学校的《凤舞艳阳》,则让大家领略到泰国舞蹈的独特魅力。
不少学校已开展特色教学
虽然当天“东盟教育文化交流一条街”项目刚启动,但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已经开始与对接的东盟国家行进交流。
记者从江南路小学了解到,从1998年开始,该校已经与越南有接触,当时越南方面曾派考察团到该校。作为广西民族音乐教育基地,该校将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与以越南为主的学校加强交流。据悉,该校已经与广西民族大学联系,越南语专业的学生已经在该校的开放教室,不定期开了几堂课,教学生一些越南语简单词汇。而今年7月,在新加坡举行的东盟艺术盛典,该校的独弦琴表演,也受邀参加。
富德小学除了跟广西民族大学学生学习缅甸语和当地的基本礼仪外,还与广西的缅甸商会接触,希望通过广西的缅甸商会搭桥,与缅甸进一步接触。该校卢校长表示,缅甸的金丝绣和玉石绣很有名,而该校的十字绣也很有特色,该校准备以绣为交融点,与缅甸的学校进行深入交流。此外,该校是广西远程教育试点学校,他们也希望通过远程教育,与缅甸联系。
五一西路学校,同样已经请广西民族大学学习泰语的学生,到该校教泰语,并给该校师生讲授一些泰国风土人情和礼仪。
项目将形成长效机制
不少活动,经常“雷声大,雨点小”,这样一个为期3年的项目,能持续、有效地开展下去吗?对此,江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石真榕很有信心。她表示,5月底,各项目实验点学校,将会把近、中、远期规划上交到江南区教育局,教育主管部门将定期到学校督查。
此外,江南区教育局还与广西民族大学建立项目合作伙伴关系,在实验学校内开设“广西民族大学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
各实验学校,将在适当的区域,移植东盟国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花草树木,使校园具有浓郁的东南亚园林特色。而在实验学校内,还将在适当位置,设置东盟各国的日常用语、名人名言等。同时,江南区教育局还计划创编中国-东盟教育文化校本课程。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陈际瓦:在助推教育扶贫的实践上展现政协新作为
4月28日,自治区政协召开教育扶贫工作座谈会。自治区政协主席陈际瓦强调,全区各级政协组织要进一步深化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西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努力在持续助推扶贫攻坚上建管用之言、提治本之策,在助推教育扶贫的实践上展现新作为 【详细】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广西积极打造"教育丝绸之路"
来广西学习的东盟国家留学生,从2003年的1434人增加到2013年的8332人,广西成为全国东南亚国家留学生最多的省份之一;广西有5个面向东盟的国家级培训中心和两个培训基地,从多个领域为东盟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10年来,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越来越密切,一条 【详细】
评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在县域统筹
据悉,省政府已正式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通知》中显示,我省2014-2018年将投入88.34亿元,用于推进我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1月26日《海南日报》) 【详细】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
4月19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出安排 【详细】
田阳创新教育精准扶贫体系 党员干部资助百余贫困生
“多谢党委、政府的关心与帮助,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毕业后努力回报社会。”新学期开学伊始,就读于右江民族商业学校的田阳县洞靖乡叮叭村贫困学子黄保山收到了该县信访局局长黄强送来的慰问品、慰问金,心里感激不已。像黄保山一样,该县还有一百多名就读于各所中等职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