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0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 轶 黄 渊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以前怕出去打工进不了厂赚不到钱,现在心里有了底,回去后要放手发动乡亲们到广东打工。”4月28日,巴马瑶族自治县百林乡平田村村委主任苏贵锋谈及劳务输出,显得信心十足。给苏贵锋吃下“定心丸”的是该县所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千工程”。该工程是巴马县深入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民办实事、进一步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

    劳务输出是巴马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全县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为8万人左右,去年外出务工人员有3.2万,劳务收入超过3亿元。但这些人多是自发外出的农民,绝大部分没有接受过技能培训;并且由于信息不通、渠道不畅等,劳务收入并不高。如何实现农民工有序输出,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在开展继续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该县有关政府部门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劳务输出地广东东莞等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当地企业也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人力资源输入渠道。经过双方磋商,巴马县决定实施“百千工程”:由该县选派100名村干部、农村党员或优秀青年到东莞企业考察,并挂任企业人力资源部驻巴马联络员;通过他们牵线搭桥,每年介绍组织所在乡镇1000名以上农村劳动力到广东当地企业务工,以加快全县富余劳动力转移。为此,由巴马县委、县政府出面与东莞方面对接,选定40家信誉好、适合巴马劳动力整体状况的企业作为长期劳务协作伙伴。县劳动部门牵头负责选拔村干部到广东企业挂任联络员。村干部则负责介绍组织所在村屯群众到企业务工,同时收集信息反馈给县劳动部门。根据企业用工需要,农民工外出前将接受集中技能培训,再入厂工作。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劳动力有序输出”模式,很快就让人尝到了甜头,今年1-4月该县就新增了3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