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被人看上眼的区区火麻,已由巴马瑶族自治县引进技术,研发成蛋白粉、色拉油、人造黄油、食品添加剂和洗发液、化妆品等高端产品,将成为市场竞争的一匹“黑马”。
巴马许多与火麻同样“身世”的茶油、猫豆、黄玉米、旱藕和香猪等资源,如今都摇身一变成了生财之宝。2007年该县以本地资源精深加工为主的工业产值达8.75亿元,提供税金4870万元,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47.8%,比上年增22.3%,为全县财政收入首次跨过亿元大关立下汗马功劳。今年头4个月,资源工业产值和税收增长势头更猛。
巴马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这里盛产的各种土特农产品,对人具有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但这些资源,却如传说中的“巴马”没“爸”没“妈”(“爸字”没“父”、“妈”字没“女”,意为“巴马没‘爸’没‘妈’”)一样。“没爸没妈的孩子像根草,有爸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巴马的资源就有由过去的“草”如今变成宝的经历。
与其说巴马资源“身世”的转变,不如说是巴马人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和观念的进一步更新。“醒”过来的巴马人并没有陶醉于巴马拥有多少资源的耀眼数据,首先想到的是利用“长寿之乡”这张人无我有的牌子,以发展长寿产业为重点,变单纯资源优势为竞争产业优势,做强做大县域经济。
由此应运而生的15家长寿食品加工企业,很快落户巴马工业园区。其中年加工油茶籽1万吨和年加工香猪20万头的企业就有7家。油茶和香猪因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使“油猪大县”变成了“油猪强县”。
据广西建邦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巴马山茶油厂总经理韦永善介绍,该厂每年精深加工油茶籽4000吨,产品先后通过了QS质量安全认证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主导产品“巴马春”山茶油,凭借良好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上市后迅速成为广大追求健康生活的都市消费者的“宠儿”;随着出口额的不断增加,“巴马春”山茶油已成为声名远播的中国山茶油品牌。
过去有人对巴马的旅游资源不屑一顾,断言在这样的大山深处办旅游只有“死路一条”。巴马人不信这个邪。他们以养生度假和长寿探秘游为主,开辟模仿长寿老人野外步行游、水上竹排游、岩洞奇景观赏游、夜宿长寿农家游等特色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去年实现旅游社会收入4000多万元,差不多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旅游业一跃成为支撑当地经济发展的一项朝阳产业。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平区]清洁养殖好 猪粪变成宝
桂平市下湾镇大力推广清洁养殖技术,通过采用“清干粪法+微生物好氧发酵”、粪水分离、雨污分流等技术进行治理,化污为肥,走出了一条生态养猪和清洁乡村相结合的新路子。今年1-5月,全镇出栏生猪1.85万头,总收入275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4%、35%。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