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05月04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继川 苏展略 李嘉星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4月上旬,记者在上林县采访,从农民郁郁葱葱的桑田,到总投资近亿元的山东淄博大染坊丝绸公司丝绸厂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所见所闻无不令人鼓舞。据悉,这个县“桑—茧—丝—绸”的产业链基础正在进一步夯实,农民增收、财政增收的后劲将进一步增强。

  上林县地处大石山区。为探索一条适合山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上林县委和县政府解放思想,立足县情,把种桑养蚕业作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兴桑养蚕”的发展战略。他们从技术培训、资金扶持上向广大农民倾斜,并做好产前产后的服务工作,极大调动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县里除利用山坡地改种蚕桑外,还把水尾田、望天田、低产田调整种植蚕桑,使全县生产基地遍布11个乡镇131个村,桑园面积由2003年的4.55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0.08万亩,发种量达24万张,总产鲜茧7800吨,总产值达1.20亿元,成为全区重要的桑蚕基地县之一。目前,该县巷贤、大丰、塘红、西燕、镇圩等5个乡镇已经成为年产蚕茧超万担的桑蚕主产区。

  上林县还把工业集中区建设成为资源工业基地的载体,促进资源工业基地创新发展。过去,上林县只有几家小缫丝厂,难以带动大规模种桑养蚕。有了基地后,该县不断做好招商引资,在做强做大产业链上下功夫,对从事蚕茧生产、加工、经营的外来投资者,在税费、用地、经营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清理废除一批不利于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目前已有5家大型缫丝企业落户上林,其中斯尔顿、海润两家缫丝企业2007年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今年,这些缫丝企业都扩大生产规模,其中斯尔顿公司由原来的12台机组扩大到15组,海润丝业由8组增加到12组,金鑫与中兴两家公司分别由6组扩大到8组。山东淄博大染坊丝绸公司丝绸加工项目也将于今年6月底竣工投产,今年加工白厂丝将达300吨、绸缎280万米,总产值可达1.5亿元,年创利税800万元(其中税金500万元),消化当地产蚕茧860吨,可解决800多名本地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县委书记陈文儒透露,如今该县以桑蚕加工的亿元企业就达到5家,工业产值达6亿元,对财政的贡献率接近10%。这标志着该县“桑—茧—丝—绸”的产业链日渐配套。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丹子
分享
首页